古韵悠扬板头曲 大学课堂薪火传

日期:2011-11-16 16:05:52 作者:记者 乔浩光 信息来源:南阳日报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南阳师院音乐学院的学生们正在课堂上学习板头曲

南阳日报记者 崔培林 摄

 

  南阳网讯 南阳师院在全国率先把地方曲艺作为一门课程引入大学课堂,时至今日,共有800名学子学习了南阳板头曲、大调曲子,一批年轻的优秀曲艺人才脱颖而出,使南阳这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济济。

  南阳师院音乐学院教授冯建志介绍,南阳是全国闻名的曲艺之乡,有“书山曲海”之美誉。板头曲是中华民族音乐遗产的经典,堪称民族音乐的“根本”。大调曲子被誉为“中原文化瑰宝”,是极其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为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从2007年秋期开始,南阳师院音乐学院开设了以板头曲、大调曲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曲艺课程,除教授理论知识外,还聘请板头曲传承人宋光生、大调曲子传承人黄天锡为客座教授,向学生口传心授板头曲和大调曲子的演奏、弹唱技艺。2009年,全国七大民间文艺研究基地之一的中原曲艺研究基地落户南阳师院,基地荟萃了国内一批曲艺研究专家和创作人才,为板头曲、大调曲子等地方曲艺的研究、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在南阳师院,一批优秀曲艺人才已崭露头角。今年6月,在中国第六届曲艺牡丹奖大赛上,南阳师院12名学生表演的大调曲子《雪中红梅》荣获提名奖。与会的中国曲艺家协会专家惊叹:从这群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中国曲艺的未来。参加比赛的学生孙丹钰说,板头曲、大调曲子能给人震撼心灵的享受,让人越学越想学。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南阳板头曲就走进了中央音乐学院课堂,但把它作为一门课程,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和教学,南阳师院在全国开了先河。

  南阳师院党委书记苗相甫说,师院立足南阳实际,积极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大胆尝试创办特色大学,取得了初步成果,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据悉,基于南阳师院在保护与传承曲艺方面的有益探索,今年11月下旬,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曲艺保护与传承研讨会特选在南阳举行。

   ■新闻链接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堪称是千万南阳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截至目前,我市已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0个,分别是:板头曲、宛梆、大调曲子、三弦书、镇平玉雕工艺、盘古神话、方城石猴、西坪民歌、越调、皮影。另外,我市还有2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52个。

  南阳板头曲与大调曲子相辅相成,是在大调曲子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先奏板头曲是为了活跃气氛,引入境界,以音乐的语言表现艺术之美。音乐题材包罗万象,具有鲜活灵性、纯净悠扬、音韵绵长和雅俗共赏等特点,和江南丝竹、潮州音乐等有同等价值,并称为我国民族器乐曲中的四大流派。其代表作《高山流水》在全国影响很大。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png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