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醋点灯》文本(高德明述)

日期:2013-08-07 21:20:00 作者:本网编发 信息来源:本网整理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甲 我的生身母、我爸爸的媳妇、我媳妇的婆婆、我孩子的奶奶、我丈母娘的亲家、我大舅的妹妹、我二舅的姐姐、把兄弟的干妈、外甥的姥姥,这不就一“打”了吗?

  【长城曲艺网编辑整理】

  甲 嗬!咱们哥儿俩老没见了!

  乙 可不是嘛。

  甲 您还在那儿住哪?

  乙 没搬家,还在那儿住哪。

  甲 在哪儿住哪?

  乙 不认识啊,还在XXX住哪。

  甲 您贵猪圈?

  乙 贵猪圈?

  甲 称呼您家里人哪,不是问……

  乙 称呼人有问贵猪圈的吗?称呼贵宝眷。

  甲 瞎掰,珠、宝不是一样嘛!

  乙 您这都不像话。

  甲 这个请您多原谅,我说话有点儿颠三倒四的。

  乙 您的事由儿不好?

  甲 我是刘备的媳妇——

  乙 怎么讲?

  甲 没事(糜氏)。又没事,家里人口儿又太多。

  乙 您家里有多少口儿人?

  甲 我家里要论个儿论口儿就论不过来了。

  乙 那您家论什么呀?

  甲 论“打”。

  乙 您那儿都是洋袜子?

  甲 你们家才是背心儿哪。

  乙 人有论“打”的吗?

  甲 人多可不就得论“打”嘛。

  乙 您家有多少“打”呀?

  甲 九“打”,一百零八口儿。

  乙 您这是说瞎话,哪儿有那么些人的呀。

  甲 您不信,我算算您听听。

  乙 您算,我给您记着。

  甲 头一“打”吧,我母亲有没有?

  乙 有。

  甲 这么说你也有?

  乙 谁没有母亲呀。

  甲 这有一口儿了吧?

  乙 有,您往下算。

  甲 我娘、家慈——

  乙 这么算哪!

  甲 我的生身母、我爸爸的媳妇、我媳妇的婆婆、我孩子的奶奶、我丈母娘的亲家、我大舅的妹妹、我二舅的姐姐、把兄弟的干妈、外甥的姥姥,这不就一“打”了吗?

  乙 就你妈一个就算一“打”呀!您再算这第二“打”。

  甲 我媳妇有没有?

  乙 有。

  甲 我的老婆、贱内、拙荆、糟糠、我们内助、我们屋里那口子、大姨子的妹妹、小姨子的姐姐、我兄弟的傻子、丈母娘的闺女、我妈的儿媳妇,这不就两“打”了吗?

  乙 您可真能算啊。这第三“打”呢?

  甲 我爸爸。

  乙 几个?

  甲 这就一个。

  乙 这个你怎么不算一“打”了?

  甲 算一“打”呀,算出俩来就得打起来。说真的,我家才四口儿人。

  乙 都是谁呀?

  甲 我、我妈、我们孩子、我媳妇您……大嫂子。

  乙 您别这儿喘气行吗?您家人口不多呀。

  甲 人口不多,事情可不少。

  乙 怎么?

  甲 我们这一家子,没有一个讲理的。您拿我妈来说吧,越老越糊涂,让我养活着!

  乙 多新鲜呀!不让你养活着,让谁养活呀?

  甲 就算让我养活着,您拿这吃饭说吧,隔长不短吃顿就得了,有天天吃的吗?您说这事多新鲜。

  乙 这事不新鲜。谁家也是一天两顿饭。

  甲 我也得挣得来呀?我媳妇也跟着凑份子,不老不小的也吃我。

  乙 不吃你吃谁呀?

  甲 最可气的就是我们这孩子,睁眼就饿,不是要吃就是要钱,一睁眼就“爸爸给我一大子儿,我饿了”。“你又饿了,头五月节你没吃饭吗?”

  乙 头五月节吃饭到现在呀,那哪儿受得了哇!

  甲 像我那个家庭,逢节过年吃顿就够瞧的了。

  乙 好嘛!我都没听说过。

  甲 这孩子还麻烦。“您给一大子儿。”“你不知道这两天没钱吗?”

  乙 你就给他一大子儿。

  甲 一大子儿一大子儿的要?

  乙 一个小孩子。

  甲 你还小哪,你站这儿比我也不矮呀。

  乙 我呀?

  甲 “去去!当院玩去。”孩子到当院子玩去,我生了一肚子气,街坊在当院正吃早饭。你们吃饭就吃饭吧,没事儿吃饭还比赛。东屋那个寡妇老太太带着儿媳妇吃包饺子,还是加大的包饺子。

  乙 你见过什么呀?

  甲 西屋里吃炸酱面。北屋里的也跟他比粗——炖肉烙饼。要说我们这屋子也不含糊。

  乙 汆丸子,大米饭。

  甲 就这么愣着。

  乙 怪不得瞧人家吃好的你生气。

  甲 大人愣得起,孩子饿不起。您拿我们这孩子“盐汤儿”来说吧。

  乙 您这孩子怎么叫盐汤呀?

  甲 流到哪儿哪儿咸(嫌)。

  乙 甭问,这孩子人缘儿够好的。

  甲 跑东屋瞧嘴去了。他们刚一剁馅儿,我们孩子就在那儿站着。怎么擀皮儿,怎么包,怎么煮,怎么吃。馋得我们孩子俩眼瞪得跟包子似的,站在那儿直咽唾沫。

  乙 这点儿起色。

  甲 我们孩子嘴又甜,管东屋的老太太叫奶奶;“奶奶,您锅里煮的那是什么?”您就知道我们这孩子多开窍儿。连包饺子都不认得。我们孩子问到这儿了,要像那明白的老太太,您给端过三百五百的那有什么呀。

  乙 三百五百的呀,人家娘儿俩才包多少呀!

  甲 就算你给端过几十个来,我们绝对不能嫌少。

  乙 凭什么呀!

  甲 不但她不给,说话她还惹你生气。“什么呀?包饺子,好吃着哪。去玩吧!留神烫着。”你说这话多可气。我们孩子瞧瞧怕烫着,你们从锅里头捞出来往嘴里搁不怕烫着?

  乙 嗐!

  甲 咱们忍气,只好管管自己的孩子。我过去给孩子一巴掌:“家去!你瞧了半天了,她不给你!没吃过是怎么着?”孩子说话给我露脸:“是没吃过。”

  乙 这话露脸呀?

  甲 “那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不就是包饺子吗?外边是皮儿,里边是馅儿。那东西不能吃,吃多了拉稀。”

  乙 您这叫什么话呀!

  甲 我这是气她,反正是我不吃她也甭打算吃消停了。老太太一句话把我气坏了:“姑娘,晚上咱们还吃这个,这两天上火了,泄泄肚也好。他倒打算拉稀哪,也得拉得了呀。”气得我半天没言语。一赌气揪起我们孩子:“不是没吃过吗?走!跟我来,上北屋里去瞧吃炖肉烙饼的去。”

  乙 这瞧嘴也换换!

  甲 我媳妇在屋里直说闲话。“进屋来吧!别跟外边散德行了。瞧瞧,人家那屋里也不是怎么啦,咱们这屋里也不是(即“也不知道是”,口语中省略了“知道”二字。)怎么啦。咱们这屋里倒不错,山后的蝎子——饿着(恶蜇);炒葱——瘦了;洋车上马路——没辙。”我说:“饿着你还起哄哪?”我媳妇说:“嫁汉嫁汉,就为穿衣吃饭;不为穿衣吃饭,嫁你何干?”我说:“此言谬矣!娶妻娶妻,你就得挨饿忍饥;不能挨饿忍饥,怎么算髽鬏儿夫妻?”

  乙 你还穷出理来了。

  甲 我妈这地方也不对呀,火上浇油,在旁边也说闲话:“瞧瞧,瞧瞧,没儿子我倒不挨饿,有儿子我倒扶起饿来了!”我说:“妈,您这地方就不对了,您别起头给您儿子熏呀!哪顿饿着您来着?不就……”

  乙 不就今天做饭晚点儿吗?

  甲 “不就这礼拜没吃吗?”

  乙 嚯!一个礼拜没吃了?

  甲 我一想我这男子汉大豆腐……

  乙 大丈夫。

  甲 到那时候我也就成了豆腐了。何必没事在家里穷吵恶斗的?我说:“你也别挤对我,我出去奔奔去。今天,明天,后天,我拿 家一千块钱来咱是夫妻;要没有这一千块钱,咱俩是初七。”

  乙 初七干吗呀?

  甲 初七我的房钱。

  乙 那你想着给人家。

  甲 说完话我甩袖子往外就走。看起来还是髽鬏(抓阄)儿的夫妻呀,比抽签儿的强得多。

  乙 又要上了。

  甲 我媳妇看我模样不好,紧追慢追追到门口,照着我后背就一把。

  乙 把你揪回来了。

  甲 把我推出去了。咣当!把门插上了:“三天?你想吧!今天晚上你不回来,明天我就打主意。”说完了我后悔了,三天挣一千块钱,泥钱儿也干不了呀!我越想越难过,我还活着干吗呀?不如一死!

  乙 往宽处想吧!好死不如赖活着。

  甲 谁管我,谁不是东西。

  乙 你不死你才不是东西哪。

  甲 你让我怎么死?

  乙 你爱怎么死怎么死。

  甲 我抹脖子。

  乙 抹脖子得有刀呀!

  甲 没刀!我回家取刀去,那不是找麻烦吗?丧荡游魂地遇到天桥儿,真是冤家路窄!

  乙 怎么?

  甲 有一个摆破烂摊的老头儿,地下扔着破鞋破袜子,旁边搁着把切菜刀。这哪儿是刀呀,简直是我的对头!有心买又没钱,我真急了,过去把刀拿起来了,刃冲外背儿冲里搁在脖子上了。

  乙 刃应该冲里。

  甲 刃冲里要是拉着我哪?

  乙 你没打算死呀?

  甲 没打算死我拿刀干吗呀?

  乙 我哪儿知道呀。

  甲 问问这刀有主没主儿。要是有主儿,我死后让人家跟着打官司呀?冲老头儿一瞪眼:“这刀谁的?”把老头儿吓得直哆嗦;“那刀呀,没主儿。”我一听没主儿好办了,把刀一夹扭头就走。

  乙 干吗呀,把人家刀拿走了?

  甲 废话!人家那把刀也是将本求利来的。这是跟老头儿闹着玩。绕个弯儿再给——

  乙 人家搁下!

  甲 卖了!

  乙 卖了?

  甲 卖了四十枚。我这儿还饿着肚子哪,死也得落个饱死鬼?买了半斤烙饼,十六个子儿,买了十个子儿的羊头肉,两大枚买了串糖葫芦,买一大子儿卤虾,喝了一子儿豆汁,还吃了两碗老豆腐。

  乙 您这叫什么吃儿呀?

  甲 吃饱了,喝足了,还剩一大枚。这再死还晚?抹脖子!

  乙 你就抹吧。

  甲 抹不了啦。

  乙 怎么?

  甲 没刀了。

  乙 是呀,刀你都吃了!

  甲 我非抹脖子呀?我不会跳河呀!

  乙 那你跳去吧!

  甲 我出了永定门,站在桥头儿上一瞧这护城河呀,上边水往下边流,一眼看不到底。往后倒退三步,往前一跑一闭眼,就听扑通一声——

  乙 你跳里了?

  甲 我仍里一块砖头。

  乙 扔砖头干吗呀?

  甲 这么说您对跳河没研究?

  乙 我研究这个干吗呀?

  甲 这是试试深浅。

  乙 那怎么知道?

  甲 砖头往里一扔,水扑通一响,那是深;叭喳,那是浅。

  乙 您扔这砖头哪?

  甲 就听扑通一声。

  乙 深。

  甲 就冲这深……

  乙 跳。

  甲 不跳!

  乙 怎么不跳呀?

  甲 那么大河我一个人死,那多闷得慌呀。找您做个伴儿您去不去?

  乙 我不去,你临死还拉个垫背的呀!

  甲 我非得跳水呀?我不会上吊呀?

  乙 你拿好主意怎么死没有?

  甲 我一直奔东南了,进了大沙子口。到了安乐林,有一片树林子。我瞧了瞧四外一个人没有。真倒霉!在我眼前扔着根儿连儿绳,找了棵歪脖树,把绳子往树上一搭,挽了一个扣。一揪绳我就哭了,我说:“天哪,我的天哪!”(上韵)

  乙 空!哐!你要唱呀?

  甲 我不亚如万把钢刀攒于肺腑,扬子江心缆断舟崩,万丈高楼失脚,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

  乙 你要唱《杜十娘》啊?

  甲 我家有白发娘亲,绿鬓妻子,未成丁之幼儿。我是母老、妻娇、子未成年。我娘今年八十多了,想不到(唱)“白发人反送黑发人。”

  乙 又要唱。

  甲 我媳妇不到三十岁,我死后不知道又嫁给谁了。

  乙 那你就甭管了。

  甲 我儿子今年刚七岁,什么话都会说了。先生,比您还聪明哪。

  乙 他没我聪明。嗐!有那么比的吗?

(责任编辑:小楼)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png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