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曲艺网编辑整理】 甲 (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 乙 唱上了? 甲 (接唱)“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夭种地夜晚来纺线,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你若不相信哪就往身上看, 穿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 乙 好! 甲 听得懂我唱的是什么吗? 乙 您唱的是豫剧《花木兰》。 甲 对,也叫“河南梆子”。 乙 对。 甲 它吸收了蒲州梆子、秦腔与当地的民歌小曲所形成。有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 乙 是。 甲 要说梆子可太多了。 乙 都有什么梆子? 甲 有陕西梆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庄梆子……还有“老梆子”。 乙 还有小伙子。 甲 小伙子干什么? 乙 “老梆子”干什么? 甲 老调的“河南梆子”。您听过吗? 乙 没有。 甲 过去老梆子……不,老调的梆子,都不正规,词儿随便唱,撤韵不限,可以唱“花辙”。 乙 是吗? 甲 我听过一出戏叫《陈州放粮》。 乙 包公戏。 甲 包公一出场,只穿袍子没靴子,沙帽翅前头一个后头一个,一上场就跟端着一屉包子差不多。 乙 唱出来什么味儿呢? 甲 我学学!锵锵锵……“下陈州路过太康县,我问问地瓜卖啥价钱。马汉就说二百三,王朝就说二百六,称上几斤好过年。身上背着个大篮子,称上二斤绿豆丸子,葱花油饼烙两张,再来碗又酸又辣的胡哇辣汤啊!” 乙 包公这样儿放粮啊? 甲 包公赶集去了。您别看这些梆子,还真有听人迷了的。 乙 还有入迷的? 甲 有。 乙 谁呀? 甲 我舅舅。 乙 你舅舅怎么入迷? 甲 行动坐卧都要唱。就是不唱嘴里也得打着家伙。 乙 是啊? 甲 早晨起来赶集去,嘴里拉弦儿“等哏儿冷哏儿一个冷哏儿等……”有人问他:“大哥,你上哪儿去?” 乙 他呢? 甲 回头看看人家“等哏儿冷……” 乙 不理人家? 甲 知道的行,你得唱着问他。 乙 怎么唱? 甲 (唱)“问一声老大哥你上哪去?” 乙 他呢? 甲 (唱)“今天没有事我前去赶集。” 乙 回答上来了? 甲 就是在家里,我舅母问他吃什么饭,问一天他也不回答你。 乙 那怎么办呢? 甲 唱着问(唱)“问一声小儿他爹,咱把哈饭来用?” 乙 你舅舅怎么回答的呢? 甲 (唱)“贴饼子打糊涂,面条也中。” 乙 这位吃什么都行。 甲 有一天我舅舅和我舅母在菜园子里浇水,我舅舅摇着辘辘把,我舅母看沟子。打那边过来一个人,扛着个行李卷,想打听路。你倒跟别人打听,他偏跟我舅舅打听!“大哥,上开封怎么走?”他看看人家,嘴里还“等哏儿……”问了好几遍他都不回答人家。这位一想,这位是哑巴?不能,哑巴怎么嘴里还哼哼呢,不是哑巴是聋子?不能,聋子怎么听见呢?这位不高兴了,“喂!你怎么回事?知道你告诉我,不知道你说不知道,为什么不理人?今后你就不出门在外啦?” 乙 对呀。 甲 我舅母在旁边听见了。(河南口音)“咦,我说那位大兄弟,你不知道,俺这个老头子是个梆子迷,你这样问他,一天也不告诉,你,你会唱吧?你要唱着问他,一问他就告诉你了!”这位一听,怎么?唱着问?巧了! 乙 怎么? 甲 这位是梆子剧团唱大花脸的。 乙 寸劲儿! 甲 这位把行李卷往地下一放,打着傢伙点儿就过来了。“锵锵锵……(唱)“走上前打一躬,问声挑水的大长兄,我上开封要走哪条路哇——” 乙 问下来了。 甲 我舅舅高兴了(唱)“你要上开封你奔正东。” 乙 回答上来了。 甲 坏了! 乙 怎么啦? 甲 一松手,辘辘把往回一转,吧! 乙 怎么啦? 甲 正打后脑勺上,咚! 乙 怎么啦? 甲 掉井里头啦! 乙 呦! 甲 打听道的一看,掉井里了,扛起行李卷就跑了! 乙 这位也不怎么样! 甲 我舅母正看沟子哪,一听没动静了,回头一看,俩人一个都没有了。哪儿去了?“小儿他爹,小儿他爹……”喊了半天也没人搭碴。就听井里扑通通,扑通通—…她正在井里玩命哪。 乙 是呀? 甲 我勇母可吓坏了,刚才还俩人哪,怎么现在一个人也没有了?一听在井里哪!“小儿他爹,你怎么上井里去了?快,你抓着井绳,我把你插上来吧!”一边播一边问:“小儿他爹,你淹着没有?你碰着没有?” 乙 你舅舅怎么回答的? 甲 他在井里“嘟……嘟……” 乙 这是什么意思? 甲 那意思淹得够呛了。 乙 还做戏哪! 甲 我舅母一想:噢,他是个梆子迷,我得唱着问他。 乙 你舅母怎么唱的? 甲 (唱)“在井台我泪涌涌啊, 出言来叫声奴的相公, 我问你淹得轻来还是重?” 乙 问下来了。 甲 他在井里也唱上了。 乙 怎么唱的? 甲 (唱)“昏昏迷迷我也不知情啊——”咚! 乙 怎么啦? 甲 一松手又掉里头啦! 乙 嗐! (责任编辑:小楼)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