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的鼓点

日期:2011-11-10 06:11:59 作者: 信息来源: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河洛大鼓的鼓点
钢板是河洛大鼓的领航,而书鼓则是河洛大鼓主要特征的体现,试想如果把书鼓拿掉,还能称起是“大鼓书”吗?所以要想学习河洛大鼓艺术,首先我们得了解河洛大鼓的书鼓,掌握书鼓的基本伴奏方法。
书鼓是说书专用的鼓,多用牛皮做面,也有用羊皮或猪皮的。但大家都习惯上称为“牛皮鼓、牛皮战鼓”。书鼓最小的是六寸鼓,也有七寸鼓和八寸鼓,最大的有九寸鼓。传统的说书场内设有书桌,鼓放在鼓架上,鼓架则放在书桌上。鼓架三条腿儿,可折叠,小巧轻便,多用木制做,也有用粗铁丝儿弯制而成。近些年河洛大鼓艺术走进了各种场合的文艺晚会,打破了传统的常规,为适应舞台演出,鼓架也相应地加高了,直接放在舞台上,取消了书桌。
  
     
                   木制鼓架                               铁制鼓架                                      落地式鼓架
鼓点在河洛大鼓中的作用很大,早期的河洛大鼓是“单打鼓”,没有乐器伴奏,鼓点儿不但起到增强书场氛,提高听众的注意力的作用,还要用于烘托演员唱腔,使唱腔不过分单调,在演员拖腔落板后用鼓点伴奏,起到替代弦乐的作用,使演员作短暂休息。以后的河洛大鼓加上了三弦伴奏,鼓点就失去上述的后一种作用了。
鼓点的另一种作用是在开书前招徕听众。相当于戏曲上的开场锣鼓。
有的说啦,说书鼓俺见过,这玩艺儿最好敲啦,不用学就会,甚至三岁玩童都能敲响。不错,敲响书鼓要比敲响钢板容易得多,几乎不用学就会,但要想敲出鼓点,敲出花样来,还真得下一番功夫,有的艺人说了一辈子书,敲了一辈子鼓,却没有把鼓点儿敲好!
鼓点儿有两种,一种是鼓点儿和板一齐下,称为“顶板儿”,鼓点儿击在每一小节的强柏上;另一种是板起鼓落,即鼓点儿恰巧击在每一小节的弱柏上,称之为“空板儿”,也称“掏花儿”。“顶板儿”和“空板儿”的鼓点相互之间配合协调,才能击出紧凑完美的鼓点来。
鼓点儿的技巧主要是“掏花儿”,“花儿”就掏不好。鼓点就击不好。
请看下面的鼓点:(上一行的“○”表示钢板,下一行的“咚”表示击鼓声)
上面的鼓点儿完全使用的是“顶板儿”,是最简单的击法。文化大革命时的宣传队上的路鼓常用这种打法,好多人都比较熟悉,不用怎么学就会打。这种击法虽然好学,但鼓声太直,没有一点儿技巧,击出来当然就不中听。如果你只会打这种鼓点儿,只能说明你能敲响鼓了,并不代表你会河洛大鼓的鼓点儿了。
下面的一例是“顶板儿”和“空板儿”相结合的鼓点儿(下一行的“乙”代表“空拍儿”,“○”代表休止符,其余同上)。
鼓点的应用分以下几种场合:
1、用于每场书的开书前,通常用钢板领奏,鼓点儿加花儿。主要用于招集听众,称之为“叫场”或“叫人”。其特点是不加弦乐,鼓点密而稠,节奏紧而快。听起来紧张、热烈,气势宏伟。这种多用于农村演出,在舞台上多不用。
2、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入了弦乐,弦乐多采用“大鼓头”(类似于民间音乐“十八板”的旋律)、“小鼓头”等,称之为“闹场”。常用于“叫场”结束以后,开始演唱之前。音乐节奏较快,势如急风骤雨。鼓点较“叫场”的要稍稀一些,要配合音乐旋律来加入鼓点。“闹场”不仅体现了拉弦的高超技艺,也是钢板和鼓点最好水平的体现。
3、用于弦乐演奏音乐过门的鼓点,特点是鼓点较稀,如果过稠的话,就会压弦乐的音,亮不出来弦子点儿,至于唱腔中间的“簧”(也称“小过门儿”)鼓点仅偶而点缀一下,不能加入过多的鼓点,喧宾夺主。唱腔时一般不加鼓点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