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调曲子

日期:2011-11-16 15:27:18 作者:姜维丽 信息来源:北京文艺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姐姐”大调曲子高雅中维持小众格局

    曲剧的蓬勃发展对大调曲子是有震撼的,高傲的“姐姐”虽然带有轻视地将其称为“小调曲子”,但这个“与工农相结合”的“妹妹”还是影响了它,它变得更通俗化,民间唱曲者也更多了。

    南阳在清代时开辟有驿道,从北京至云贵,多取道于此。驿道又紧靠白河码头,成了南船北马水陆交通要道。随着商贸往来,晋、陕、川、鄂等地的曲子和声腔先后融入大调曲子,使之得以充实和发展。

    清光绪年间,南阳市石桥镇的鼓子曲友王庚轩府试中秀才后进北京谋官,结识了北京的一个曲艺发烧友王某,王某赠送了他十三段子弟书《露泪缘》,他将其带回后邀请大调曲友设曲改词反复弹唱,这便是大调中“红楼”曲目的由来。此后他借经商之机到皖、鄂、陕、川等地广采曲子。他的老乡郝吾斋向他学习习唱与演奏,并以自己的家为中心常邀曲友弹唱并资助贫苦曲友。他本人擅唱“三国”、“西厢”等曲词。两人同是南阳“清雅派”的代表人物。

    南阳市区喜唱大调曲子者甚多,至今知道的光绪年间所谓的腕儿就有十五六位。他们分别被尊为“曲圣”、“曲子状元”、“五虎上将”、“曲子旦”、“曲子丑”等。这些曲子名家,有的行医,有的经商,有的是小手工业者,自娱自乐,但已经不再单纯追求高雅清逸的情趣,从他们的雅号中能够看出来,大调已脱离早期“孤芳自赏”的阶段,进入雅中有俗、俗中见雅的时期。“曲子丑”张宝歧善唱《斗鹌鹑》、《狗咬狗》等富有生活情趣的俗段子,诙谐幽默,极受欢迎,一般上了场就下不了场,因此他常常等别的曲友唱完再唱,以免曲友难堪。俗段子的名唱家也拥有大批粉丝,大调曲子层次更加丰富。

    最能显示出大调曲子“雅中有俗、俗中见雅”特点的,是“曲子圣人”汤印侯。

    汤印侯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声如洪钟,震沉落花”。年轻时已负盛名。他与开封鼓子曲演唱者相交甚厚,在南阳唱法的基础上,革除“汴派”腔多词少的弊端,吸取其快、中、慢三种唱法之精华,创新唱腔,令人常听常新。他演唱的曲目雅俗兼有,更能见景生情,随时随地即兴编唱,一反大调呆板的坐唱。当他到新开业茶馆或商行助兴演曲时,他往往先暗自巡视一周,入座后应弦而唱,将生意字号、规模设置、掌柜伙计,甚至楼梯层数,都能合辙押韵唱出来,一时名声大振,追随者甚众。

    汤印侯重气节,讲仪表,入场唱曲,正襟危坐,目不斜视。1943年春,他为避战乱,客居湖北老河口。农历九月底,他同当地曲友数人到约定地点聚唱,途经伪“皇协军”队部门前,伪军中队长要他到队部唱曲,他断然拒绝。几经争执仍被阻行,他大怒骂道:“我汤老爷的曲子是唱给人听的,岂能给狗唱?”十几把刺刀一齐刺来,汤印侯倒在血泊中仍怒目圆睁。

    透过汤印侯改革汴派唱法,反映出当时开封仍有鼓子曲的演唱,而且依然是“腔多字少的清雅之曲”。汤印侯改革的不仅是唱法,还包括那种清高自傲、不食民间烟火的小众格调。比较开封、南阳两地,开封之所以过早衰微,正因其崇古守旧。南阳得以兴盛,正因其不断的革新与发展,特别是朝向通俗化发展。

    开封鼓子曲落户南阳后,发展成曲剧和大调曲子,当时南阳邓州城内小东关的一条老街上密集着唱曲的茶馆。从厅堂到茶社,场景变了,更多的市民、小手工业者等参与进来,他们带着浓厚的个人趣味演唱通俗的鼓子杂牌,使鼓子曲在南阳一带真正繁盛起来。图中这片堆满垃圾的空地就是当年南阳第一个唱大调曲子的茶社——邓县(今邓州市)南阁楼曲子茶居的所在地。

    (实习编辑:姜维丽)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