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调曲子 河南曲种。清初流行于开封、洛阳、安阳、南阳等地,并曾流传到山东聊城、曹州和陕西关中一带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称为“八角鼓”。清末曾有“鼓调”、“鼓子曲”、“曲子”等名称。辛亥革命以后,豫西南始有“大调曲子”之名。洛阳流传的曲子又称“小调曲子”,主要以踩高跷形式演出,后来发展为戏曲剧种。南阳流传的曲子则一直称“大调曲子”。
由来
源于明清两代北方俗曲、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的鼓子曲,由于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鼓子曲派生的小调曲子的出现,故将鼓子曲泛称为“大调曲子”。
《鼓子曲言》中称:“鼓子曲初见于开封,后来分为三支:周口一支、禹县一支、南阳一支,后来禹县、南阳两支合流,所以南阳的曲子是最有名的。”南阳偏处豫鄂陕三省交界之伏牛山陬处,社会环境相对较稳定,农产丰富,经济小气候滋润,加之为隋唐清商乐(相和歌、吴歌、西曲)中西曲产地(荆郢樊邓),历史上音乐艺术的积淀丰富。明代俗曲大调,清代花部汉调二黄、商洛花鼓、襄樊小调都在此地流行,音乐艺术上的五方杂处,有利于交流出新。流传在南阳地区的大调曲子就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不断吸收、改进和创新,逐渐形成南阳大调曲子风格,因此在全省其他地区的大调曲子都相继衰落的情况下,南阳大调曲子仍经久不衰,繁荣昌盛,故后人将大调曲子亦称为“南阳大调曲子。”
从清代中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演唱鼓子曲的主要是一些文人和富家子弟,组织书社,借演唱以消遣取乐。城镇多在茶馆聚会演唱,农村常在场边、地头演唱,吸引一些带着针线活来听曲子的妇女,故被称为“活笸箩曲子”。演唱形式有独唱,也有多人坐唱,还有双唱,俗称“抬曲子”。在弋阳腔盛行时,还发展了帮腔,由乐手和声,增强气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