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

日期:2011-11-16 10:19:57 作者:不详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河南坠子的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坠子演员们积极编演了一批新曲目,宣传新思想,歌颂新生活。姚俊英演唱了《十女夸夫》、《小姐俩摘棉花》等宣传《婚姻法》的作品,周玉花演唱了《考神婆》、《杨发贵摔子》、《魏兵义下江南》等破除迷信、歌颂解放军英雄事迹的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1956年以后,新一代北京河南坠子演员也成长起来,他们在努力继承传统、大力编演新曲目当中,应时代的发展,对河南坠子的音乐、表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马玉萍、刘慧琴、李少华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马玉萍六岁从师李祥东学艺,1955年进京参加了北京市曲艺团。吐字发音上,在保持坠子河南地方特色的前提下,糅进了京腔京韵;唱腔上,广泛吸收豫剧、大调曲子、京剧、评剧等音乐素材,加以融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拿手的曲目有《穆桂英指路》、《借髢髢》、《三叫门儿》、《爱个光荣人》、《土地还家》、《姑娘的心愿》、《雨夜变迁记》、《十个大鸡子儿》、《常青指路》等。刘慧琴生于曲艺世家,1956年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私淑“徐(徐玉兰)派”坠子,学习、借鉴民歌及西洋歌曲的长处及发声方法,对坠子的唱腔、演唱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形成本身独有之特点,曾赴香港演唱。拿手曲目有《偷年糕》、《偷石榴》、《老实人》、《非洲姑娘》等。李少华为地质文工团坠子演员,代表曲目有《王二姐思夫》、《捡棉花》、《喂马记》等。

 

流行

  河南坠子就像豫剧,流行区域到底有多大,一时说不清楚,起码不止于它的名字所限。即以名字所限,常规听众人数也近亿,它的“粉丝”遍布河南城乡。一豫籍学者说,河南坠子的声

  

腔框架已进入大脑皮层深处,成为一种格式或范式,以至于任何一段押韵的文字,像《孔雀东南飞》、《琵琶行》、《长恨歌》、《春江花月夜》等,都可以被装进河南坠子的声腔框架里哼唱出来。河南人,给了坠子最高的忠诚度和最大的热情。对于河南坠子这个黄河边诞生的“河南妞儿”而言,最初的爱、最后的爱都在这里。

 

  河南坠子一方面走入京津,灌成唱片,借助于当时最先进的传播手段,赢得一部分高端听众的认可,语言学大家刘复、著名作家王蒙都对河南坠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坠子如同人参,它的宿根更深地扎在民间。四五十岁朝上的河南人听坠子,多半是在童年的乡下,土得掉渣的坠子调铸就了他们的童年快乐,无论下地割草、放羊,还是上学的路上,他们都会哼着那快乐的坠子调。

 

  坠子作为承载量巨大的大曲种,曲书目繁多。1951年,原河大教授张长弓先生统计,大部书40种,小段子60种。曲艺史专家张凌怡说:“当时最流行的大部书是这六部,爱听文来《包公传》,爱听武来《水浒兵》;爱听奸是《庞国丈》,爱听忠来唱《刘墉》;又文又武《两块印》,苦辣酸甜《挂红灯》。小段子里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小黑驴》、《借髢髢》、《偷石榴》等。解放后新编段子中的名篇也有五六十篇。”

 

  1963年,河南省召开了全国河南坠子艺术座谈会,全国知名的坠子演员

  

都参与了,像甘肃的徐玉兰、山东的郭文秋、北京的马玉萍、天津的曹元珠、西安的刘兰芳等都来了,在郑州观摩演出搞了七八场。著名作家李 看了徐玉兰的《林冲发配》后很激动,马上去要徐的录音带。据会议统计,河南省内职业坠子艺人有3000人,人数在所有曲种中是最多的。

 

  谈及现状,张凌怡说,目前全省专业的曲艺团队都解散了,演员流散到民间,演唱者虽然还有一部分,但演出已经很困难。至于名家,年事已高,后起者能立在舞台上的也是少而又少。

 

  曲艺回暖,是个渐进的过程。2006年宝丰马街书会上,姜昆提出要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河南坠子研讨会,现正在酝酿中。前不久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坠子榜上有名。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