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声艺术反映时代生活——记相声艺术家陈冠义

日期:2011-12-02 21:30:11 作者:王红利 信息来源:中国曲艺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幼时与艺术结缘

 
        现今的陈冠义不仅是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还获得了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河南省十届政协委员等诸多荣誉,取得了事业与人生的大丰收。在诸多的荣誉中,他最自豪也最为看重的依然是他的演艺成果。“是曲艺这把钥匙帮我打开了人生的大门。”陈冠义对记者这样说道。
 
        陈冠义的父亲是一位京剧爱好者,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文化娱乐方式极为贫乏的时期,父亲的京胡声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快乐,而父亲和朋友们用京剧曲牌吟唱的毛主席诗词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声艺术家陈冠义

 
        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中,他渐渐喜欢上了文艺,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习快板、相声,并师从武汉说唱团杨松林老师学习相声。1976年,在河南省曲艺比赛中,他脱颖而出,从此对曲艺投入了更大的热情。1980年,他走上了专业的演艺道路。

         火红的年代 火红的创作

 
        在那艰苦但却充实的岁月里,他的相声事业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他创作、表演的相声《故乡情》,1991年2月10日在河南省人民大会堂为江泽民总书记演出;1992年,他创作、表演的相声《情暖人间》参加中南六省联办的春节晚会,获得河南省第三届电视相声大赛一等奖;1993年10月,他创作的相声《厂长的烦恼》参加了首届中国相声节,获优秀奖;1997年5月,他创作、表演的相声《招财进宝》,获河南省相声大赛创作一等奖;1998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牡丹奖相声大赛,获得了优秀创作奖、表演奖;1997年10月,他创作、表演的相声《说古道今河南人》,获晋、冀、鲁、豫“山河杯”曲艺大赛金奖;河南省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他的相声总是热情而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提起那时的生活,陈冠义充满了怀念与留恋。“创作即生活,那个时期火红充实的生活是我创作的来源,而对生活的纯真与激情则是我创作的不竭动力。”除了幽默和热情,他相声的主要特点就是浓厚的生活气息,而这却得益于他的生活经历。他当过知青,当过工人。在将近3年的插队生活中,听着亲切的乡音,闻着泥土的芬芳,感受着乡亲的淳朴,对生活的体验使他受益终身。相声《招财进宝》以本色的方言,亲切的乡音,将鲜活的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很多看完相声的农民都好奇地问:“你咋说嘞恁像咧?”
 

       赢得一片演出市场

 
         2000年,陈冠义成为了开封市文工团的团长。当时,市文工团已经8年没有演出,没有演出队伍,没有演出设备,没有演出服装,更没有演出市场。在这样困难的形势下,陈冠义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他跑市场,找机遇,虽然一次次遭受拒绝,但毫不放弃,终于有了第一场演出、第二场、第三场……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一个近于瘫痪的艺术团体艰难地站了起来,重新赢得了市场,并在困境中不断有所作为。2005年10月,在河南省第九届民间民族乐器舞蹈大赛上,文工团选送的两个舞蹈《女儿魂》、《梁祝》双获金奖。其中《女儿魂》获金奖第一名。文工团也因此连续5年被评为市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百佳文明经营单位。
 
         如今,陈冠义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依然热心于开封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提出了重振盘鼓雄风、弘扬民俗艺术等多项建议,继续为开封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