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夺状元展风采,河洛大鼓一世情

日期:2023-03-20 19:45:21 作者:杨殿臣 曹世忠 信息来源:奔流文学公众号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勇夺状元展风采
河洛大鼓一世情

——记马街书会书状元李新芬

杨殿臣  曹世忠


李新芬笑了。

笑得恬淡从容。

癸卯年(2023年)农历正月十三,中国宝丰马街书会。

在同来自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民间艺人、上百个地方曲种同场竞技中,李新芬凭借长篇河洛大鼓书《回龙传》,摘得“书状元”桂冠,成为43年来,全国第33位获大奖的民间艺人。

自此,起源于河南省豫西地区,有100多年历史的“河洛大鼓”书说唱,再次一鸣扬天下。

微信图片_20230320195705.jpg

上篇 起源

清朝乾嘉年间,文化多元,民族融合。正是传统文化走向新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史学、文学、戏曲、曲艺、艺术、科技、民俗文化及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拓展、创新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文明的先河。

到清末年,这种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和大包容,已经从国家级层面延揽外溢到民间,影响和丰富着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掘、切磋和多元。

河洛大鼓的诞生,便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地方文艺曲种推陈出新、变化变革的集中体现呢。

河南南阳艺人李四来到古都洛阳卖艺养身,同洛阳偃师艺人段雁、胡西川(胡南方)、李禄同台献艺。演出过程中,南阳鼓儿词扯腔亮嗓的演唱风格和动作表现手法极为奇妙。特别是演出使用的书鼓、打板等道具,能烘托场上气氛,调动听众情绪。相比较于当地流行的洛阳“琴书”,声腔婉委,旋律曼妙,节奏缓悠的演唱效果,更适合于豫西地区粗放、直爽、豪气的民习、民性、民风和民俗,容易被社会大众接受。

艺术从来都是相互吸引借鉴,没有区域界限的。

两地艺人精诚合作,创新改革。在鼓儿词演唱基础上,对“琴书”进行发掘完善,并汲取山东、安徽民间艺术精华,变梨花板(犁铧板)、碗瓷板和河南坠子木夹板敲击为月牙钢板,配上坠胡、二胡、弹琴伴奏,形成独具特色的“河洛大鼓”说唱风格。并迅速以古都洛阳为辐射,在东到荥阳须水,西延渑池潼关,南过登封南阳,北至武陟焦作的广袤地区流行开来。其中,偃师、巩义、孟津、登封、荥阳等周边最为盛行。成为继河南豫剧、曲剧、坠子之后,深根豫西沃土中的又一新生地方曲种艺术。

到上世纪中叶,巩义境内河洛大鼓二代传人叶刺猬、刘林、曹宝,三代传人崔坤、杨大会、杨二会、张明党和王周道(王疙瘩)等人的说唱,在方圆数百里内,声望高涨,受到追捧。鼎盛时期,原巩县文化馆注册的河洛大鼓演出者,就有100多人。每到农闲时节,艺人们分成若干小分队,有组织地到各村队去宣传演出,活跃文化生活。每到一地,村里就像过节般热闹。艺人们有县文化馆开具的介绍信,就像现在的歌星、明星一样,很受欢迎。

1978年秋天,李新芬升学到高中二年级。

还没有上到半学期,一贯踏实肯学的她,突然做出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要辞学去学说书!很看好她的班主任老师非常费解。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按照李新芬的学习成绩,只要坚持努力,被大学录取没有一点问题。这是一条多么好的人生道路啊。

一直心疼牵挂她的父母心有不解。在兄弟姊妹中,李新芬排行老三,尽管家中人口多,但父亲工作在外,母亲开有小商店。全家人在吃穿用花上,都偏向有重度眼疾的李新芬,没有让她受到一丁点儿的委屈。这闺女怎么会一时心血来潮,想起啥就是啥呢?

其实,李新芬决定辞学说书是有长远考虑的。她天生弱视,两眼视力仅有0.1,纵是将来考学、参加工作也是个问题。还不如趁早学一门能适合自己的手艺。

这个时期,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和袁阔成,播讲的长篇历史小说风靡全国。特别是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让人听得走火入魔,如饥似渴。她每天完成作业后,一到文艺播出时间,就会抱着大姐新买的黄河牌收音机,听两位大家的评书,梦想着要当一名像刘兰芳、袁阔成一样的说书艺人,把中华五千年文化瑰宝,说得洋洋洒洒,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因此,她给刘兰芳写了20多封情真意切的拜师信,希望能得到大师认可。其想学说书的诚心可见一斑。

大家最终顺从了她的意愿。

第二年,刚过了春节,便来了机会。

巩义籍的河洛大鼓名师尚继业老师,是河南省河洛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生都致力于河洛大鼓的发掘和传承,在说书界声望极高。改革开放初期,他在河南省登封县的朝阳沟村,创办艺术班,培养河洛大鼓后来人才。父亲和他交流后,尚老师收下了李新芬这个弟子。

登封县朝阳沟村,是河南省豫剧院三团的创作基地。诞生了享誉全国的经典豫剧《朝阳沟》。这里还是曲剧《卷席筒》故事的发源地。尽管村里戏曲文化底蕴浓厚,但限于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太差,四五十个未成年的孩子,分住在几孔土窑洞内。睡觉没有床,只好到山上割荒拾草垫在地上。晚上的时候,这人带来床被子,那人拿来条褥子,大家滚草窝凑合着“通腿”睡觉。吃的就更差了,“早晨红薯汤,中午红薯馍,晚上红薯稀饭。”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新芬跟着尚老师从“哆、来、咪、发、嗦、拉、西”发音识谱学起,从“哼哼嗨嗨、哎哎哟哟”拖腔入门,学习河洛大鼓的基础知识。

李新芬始终牢记着老师的话:“学一门艺术要有恒心,要不怕吃苦。在学艺的道路上,不吃苦中苦,就难熬人上人。”正是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下,她熟悉了《杨八姐游春》《李二姐观灯》《吊打马氏》等传统古书剧本。四个月后,她完成了河洛大鼓知识的原始积累。后又拜在名家张明党门下,开始三年艰苦卓绝的学徒生活。

在河南省洛阳市城南,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源自于陕西省洛南县的洛河,一条是起始于河南栾川县境内的伊河。两条河在今偃师区汇流成伊洛河,经巩义流入黄河口。

河洛是伊洛河的泛称。

河洛地区在中华文明的发源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13朝古都洛阳有4000年的建城历史和1500年的建都历史。域内还有夏都商城、西周周城、东周王城、汉魏隋唐等历史遗迹。仅巩义境内就有双槐树、仰韶、东周故城、宋朝七帝八陵等古遗址。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故里、中国北方最大封建堡垒式建筑康百万庄园,是近现代文明史中璀璨的文化明珠。历代文人墨客、贤达贵人,曾留下大量的赋作和诗篇,丰富了河洛文化的精神内涵。

正是在这些丰润的历史人文滋养下,河洛大鼓经过一代代说书人的传承发掘,去粗存精,精益求精,成为中华民族曲艺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河洛大地生根发芽,后继有人。

河洛大鼓演出形式简单,不用锦幕低垂,景色变幻,不用舞台灯光,更无需化妆扮相。一鼓一坠胡,一板一堂木,便是说书人的全部家当。灯光下,听众围坐一片,说书人舌绕莲花,以一当十,演古述今。场上场下,相融相通。

河洛大鼓声腔押韵流长,道白风趣幽默,身姿优雅灵活,动作形象逼真,书情变幻无穷的演艺风格,能起到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的作用。“一君一臣一圣人,三人三姓三兄弟。”“教人苦海即回头,上我慈航休错念。”“托古人提醒今人,借虚事指点实事。”“轻打钢板细调弦,唱腔悠扬动人心。”等开场书帽内容,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明理自醒。随着鼓、琴、板的巧妙结合运用,能迅速调动听众情绪,入境入情,感慨深思。

在高高低低、温温润润、哀哀怨怨说唱中,说书人一会儿是统领三军,发号施令的大将军,一会儿又是声如燕音,楚楚可人的窈窕淑女。说到激越处,“咚咚”的鼓声,能敲出气势和感情,变成催阵的鼓角,叫阵的呐喊声;“当当”钢板声,紧急时,有千军万马厮杀的浓烈。轻松时,有清风流水的温柔;“吱嗡”琴弦声,更能带来如泣如诉的场气氛围。仅手中舞动的鼓槌,就有变幻万端的功能。随着书情的深入,说书人手中的鼓锤,砍出去便是战刀,刺出去便是利剑,扎出去便是长矛,挥起来便是大棒,竖起来就是一面旌旗。把战场上的十八般兵器演绎得形象逼真。真可谓“小小一鼓槌。浩瀚一战场”啊。

河洛大鼓演唱,讲究大腔大嗓,吐字清亮,情感充沛,高亢激越的韵调。说书人还要学会吹拉弹唱诸般技巧。唯如此,唱、念、做、打和道白,才更有风韵。

“一唱就得哼,不哼不好听。”河洛大鼓素有“36唱72哼”之说法。怎样才能唱得舒服,哼得得劲,全靠说书人场上场下的精琢细磨,在不断尝试中感悟。“说书不了底,了底没人理。”意思就是一场书说到热闹处,要告一段落停下来,留下一个悬念。把听众的胃口吊起来,盼着第二场的开始。

这些河洛大鼓的奥妙秘笈,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功夫呢。每一个说书人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慢解、慢悟,在唱到老学到老过程中,得到提炼和升华啊。

中篇 传承

“听听明党戏,一辈子不生气;听听明党哼,一辈子不生病。”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河洛大鼓第三代传人张明党,在巩(义)东半县(市)那可是出了名的大明星呢。就是在荥阳、须水、温县、武陟、密县和登封的村村寨寨,也拥有大量的听众粉丝。

微信图片_20230320195719.jpg

李新芬开始学习河洛大鼓书的时候,张明党已经是65岁老人了。这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民间说唱老艺人。收李新芬为徒以后,老人又把自己的女儿张淑霞、干孙女吴凤云纳入门下,共同学习河洛大鼓书。

张明党教导弟子们,学说书光有热情不行,关键得勤学苦练,死记硬背,从一招一式中,醒悟演唱的道理。

怎么才能记得牢,出口成章呢?李新芬发现,过去说书人普遍上学少,文化水平低,只能靠老师的口口相传,心里记,脑子悟,口中背。能够留下来的鼓书词很少,她感觉到学起来很慢,也不具广泛性。于是,她就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变死记硬背为手工抄写。师傅说书的时候,她就开始记录,记录不全的,回来再找师傅补充,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发挥充实,这样就快了许多。有了这些资料,每天早上,她天不亮就跑到后山坡上,找个僻静的地方,该高音时高音,该拖腔时拖腔,声情并茂地背诵演练。

有一次,母亲没有留意,竟把她辛辛苦苦抄写的鼓书本子,用做卖瓜籽的包装给撕毁掉,她心疼地痛哭起来,后悔了好多天。由于抄写的鼓书唱词太多,她就用一个硬皮粘贴个封面,一来每天抄写背读省得翻烂,二来也方便家人辨认。

后来,她攒钱买了一台小型录音机。晚上师傅说书,就把整场书录下来。第二天再按照录音,一字一句抄写。因为磁带少,她只有把头天晚上说的书全部抄完,才不耽误当天晚上继续录制。

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工作量啊。一般一个晚上要说两三个小时的书,有时候是四五个小时。通过录音机的播放,每听一句按停抄写一句,然后再放再停再抄,速度之慢可想而知。但她硬是凭着韧劲儿,坚持抄写。这些大鼓书艺术精华不知不觉中,成为她藏在心中,记在脑海深处,永远不会忘记的“压箱”宝贝。

如今,李新芬仍然完整无损地保存着7本抄写的鼓书词。这些用办公稿纸合订起来的本子,每本都有200张以上,字如蝇头,笔迹娟秀,工整规范,页面清洁。让人不敢相信,这竟是一个有重度眼疾的女孩子,在不知克服多少困难情况下,凭借毅力,坚持完成的。

就这样,李新芬慢慢地上道入行,崭露头角,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进步。

她深谙河洛大鼓是一门融百家之长,纳千曲之精的艺术门类,只有不断吸收、消化和应用,才能永葆这门艺术的活力和魅力。因此,从学徒开始,她就不断地广读博学,吸收借鉴。大胆把刘兰芳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袁阔成余音厚重,开门见山的特点和师傅托腔圆润,开口入心的演唱风格,揉合试验,琢磨加工,反复实践,在唱腔、情绪、语气和手眼身法表演上,力求独树一帜,有创新突破。最终形成自己音重而不浑,腔拖而不沙,嗓润而不单,具有鲜明个性的“李氏”演唱风格。

1980年农历腊月的年三十晚上。

尽管外面飘舞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村里人爱听说书的心是热的。大家把原来生产队饲养牲口的大房屋,挤得满满当当,等着听说书。

李新芬跟着师傅张明党说书学艺,即将跨过第二个年头。她已经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小姑娘,变得逐渐成熟起来。在师傅说正书之前,能上场做铺垫,烘托场上氛围。关键时候,还能替师傅分担压力。

这一年是国家取消大集体,分开生产队的第一年。人心思变,风调雨顺,粮食获得大增产,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请说“丰收”书的特别多。

由于连日来的赶场劳累,加上严寒天气,师傅患上了重感冒。林新芬的扁道腺发炎,喉咙肿得粘连在一起,喝口水都难以下咽,水从鼻孔窜出来。偏偏正场书又是两个人在说,两个师妹顶替不了。李新芬心里着急,竟掉下眼泪来。

回想着当学徒学艺的艰难历程,往事历历在目。

在朝阳沟跟着尚继业老师学习的时候,由于居住环境局限,卫生条件差,长时间不能洗澡。同学们身上寄生了虱子,咬得浑身发痒,一挠就起鸡皮疙瘩。晚上睡觉,顺手就能从裤腰摸到肚子吃得鼓胀胀,浑身乌亮亮的虱子。用手一挤,两个大拇指甲盖都是血。以至于以后再见到类似的小爬行动物,就会条件反射,身上过敏不自在。

说书人常年游走四方,吃百家饭,住百家房。有一次,被请到一户人家说“寿”书。主家晚上只给李新芬师妹三人准备了一床带有大窟窿的破被子。睡到半夜,三人冻得缩成一团,委屈得掉下眼泪。只能相互拥抱取暖,坐等到天亮。

那一次,在郑州须水一个村子说书。师傅说得起劲儿,听众听得高兴,一连几天,师傅都是一场接着一场说。李新芬看着师傅累得嗓子都嘶哑了,就要替他救场,可下面有人却不同意,故意起哄。李新芬对那个人说:“俺伯(师傅)都是快70岁的老人了,总不能看着他老人家累趴下吧?”说着,勇敢地走上台,敲起鼓打起钢板,说唱起来。把一部两个小时的《赶花轿》,用一个多小时就说完了,大家听得聚精会神,掌声不断响起。都为这个不怯场的姑娘称道叫好。

从此以后,李新芬的说唱局面逐渐被打开。

现在,看着乡亲们热切渴望的目光,李新芬和师傅相视苦笑一下,实在不想违背大家的意愿,就坚持轮换上场演唱。一直到深夜一点钟,外面响起“噼噼啪啪”迎新年鞭炮声,大家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当得知师徒俩是带病演出以后,乡亲们感到十分过意不去,有人热情地拿来手电筒让照明回家的路,有人拿来大衣让御寒。师傅感慨地对大家说:“说书图得就是有人气,只要大家愿意听,就要想法儿满足。这是说书人的规矩,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坏!”

就这样,李新芬跟着师傅不仅学到了真本事,而且还学到了说书人的高尚人品大德。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

巩义市东部的大峪沟、小关、米河、竹林等地矿山多、煤窑多、企业多,搞运输服务的卡车也多。粗放型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带动农村文化消费水平新变化。从良好愿望出发,很多人家祈愿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就会许愿说书,热闹一番,以示庆贺还愿。

不仅如此,娶媳嫁女,有请红书、喜书的;家中添丁进口,有请“吃面”书的;老人做寿,有请“寿书”的。还有匾书、碑书、学书、礼书、周年书等等。更有意思的是,家中小孩三岁生日,还有请说岁书呢。甚至家中牲畜走失找到了,也要请说书。总之,只要有顺心高兴的事儿,就会到米河集上请书,少则三天,多则十天半月。

每月逢三、逢七日,是米河古有庙会。一条米河街上,最多的时候,就有四五百民间说书艺人。大家“忙时种田地,闲时说鼓书。”像张明党等一些知名老艺人虽然挂牌要价高,但喜欢听他说书的人也多,经常会应接不暇。

每到夜幕降临,或麦场庭院,或房屋窑洞,拉上一盏电灯,放上一张桌子,就成了说书场。说唱声、书鼓、坠胡、钢板声,能传出三五里地。在说书人“哼哼嗨嗨”演唱声中,大家暂时忘掉田间劳动的疲惫,忘记日常柴米油盐的繁琐,忘却生活的艰辛不如意。静心听书,个个身临其境,如痴如醉。只恨书长夜短,没有结果。

在这个阶段,巩义河洛大鼓书说唱,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李新芬已经是巩义地区河洛大鼓说唱的骨干力量。

每到春节,李新芬都会被请到市区周边的白沙村说书,几乎一个正月都不“挪窝”。请书的理由已从过去的红书、面书、寿书延伸了庆功书、祝贺书、捐赠书、孝老书、和睦书、文明书等。反正是生活越来越好,请书的理由也越来越多。

2001年,巩义市著名企业家张春旺,在米河镇小里河村举办河南省“鑫旺杯”河洛大鼓艺术节,邀请国家、省市曲艺名家共兴河洛大鼓事业。李新芬终于见到心中的偶像,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书大师刘兰芳,得到了名家指点教诲。

2002年,应台湾省河南同乡会邀请,尚继业、李新芬等人把河洛大鼓演唱到了宝岛的台北市、新竹市。所到之处,受到台胞的热情欢迎。听着那熟悉的乡音,熟悉的鼓书,很多人难掩激动泪水,浓浓的亲情溢于言表。被同乡会老乡邀请到家中做客的时候,大家相互交换礼物,交流思想,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畅谈思乡之情。其同根同生,血浓于水的血肉亲情关系,让人感慨。

李新芬说,作为一名普通的民间说书艺人,能够代表大陆到宝岛台湾演出,把历史文脉、传统经典演唱给台胞乡亲,这是一件终生都感到自豪的事情。通过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台胞盼望回归,盼望两岸和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两岸一家亲的意识根深蒂固。

真是一曲河洛大鼓书,延续了两岸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啊!

下篇 坚守

李新芬出生于国家级文明示范镇——竹林镇。

作为土生土长的竹林人,几十年以来,李新芬是乡亲们心中教人走正道,做好人、办好事,团结友爱互助的宣传大使。全国劳动模范、原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竹林镇创始人赵明恩,对李新芬这个竹林好女儿给予高度评价。原郑州市委书记、省人大原副主任张德广为李新芬题词“竹林才女梨园芬芳”,以表示对她的赞赏和尊敬。她用实际行动坚守信仰,传播传统文化,教化民众,影响家庭,也收到良好的回报。女儿李亚虹2021年被评为竹林镇“好媳妇”,儿子媳妇都有自己心仪的工作,孙子、孙女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一家人幸福和睦,令人羡慕。

但知情人都说,李新芬的家庭是在极度艰困的情况下,坚强挺过来的。

1984年,李新芬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她择偶的唯一标准是,不惟出身论人品,不惟条件论喜好。只要有同样理想追求,支持她说大鼓书,就中!

正是这样,两个身体有残疾的年轻人,才走到了一起。

巩义市大峪沟镇大峪沟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国道沿村而过,周围矿山、企业多。仅一个国营煤矿,就有近万名产业工人。地处繁华地段,乡亲们的生活相对较为富足。

但由于种种原因,李新芬婆家却是村里的困难户。她并没有因为贫寒心生怨言,而是凭借自身勤奋和厚道,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操持家务,想方设法增加家庭收入,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随着家庭条件的好转,她热爱河洛大鼓书的初心更加强烈。只要有人请说书,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放下家务和赚钱的机会出去演出。纵是在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经济最为困难的时候,她也没有停止过说大鼓书的步伐。

2010年丈夫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后,欠下16万元外债。买房款还没有偿还,孩子们也到成婚花钱年龄,全家人生活再次陷入低谷。

亲人们都好心相劝她,现在经济条件好,赚钱的门路多,还是先以家庭为重,把日子过好,才是正事儿。但她有自己的想法,钱可以慢慢来赚,帐可以缓缓清还。让撂下几十年的爱好不让去说书,纵使挣再多的钱,她也心不甘,情不愿。她比喻说,生活就像一张四方桌子,缺少一条腿就会失去平衡。如果都为挣钱,而忽略其它,我们的社会和家庭是不圆满、不和谐的。

正是在这种信仰支配下,李新芬在这条路上走得愈加坚强有力。

2013年以来,她获得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资格,并担任郑州曲协理事、巩义市曲协副主席;还被评为河南省民间高级艺术师职称;获得河南省鼓曲唱曲大赛金奖,河南省曲艺大赛“牡丹奖”、中国宝丰马街书会一等奖、河南省第二届曲艺艺术节金奖等,并连续两届获得“鑫旺杯”河洛大鼓比赛一等奖。

党和政府用一项项的荣誉鼓励、激励、勉励李新芬这位默默奉献的民间艺术家,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呢。

2016年的中秋节,离市区40里地的一户人家,慕名请李新芬上门说书。结果,台下仅坐了几个年事已高的老人,她有一种受到冷落的悲戚感觉。

一位老太太看出了李新芬的心思,就亲热地说,闺女啊,我自小爱听说书。那时候,跑三村五寨,走十里八里路听说书,从来没有感觉到累过。这些年光是看电视,再也没有听过说书。老人不无遗憾。

前些时,孩子们要为她做寿,又是钱又是礼物的作准备。老人给他们说,你们要是有心,就给我请一班说书的来吧。

老人家的一番话,让李新芬肃然起敬。她恭恭敬敬地向老人家深深鞠一躬,再没有刚来时的低落情绪。接下来,她如同面对大庭广众,把书鼓敲得响亮有力,把钢板打得气吞山河,书也说得更加热情洋溢,满足老人们的愿望。

末了,老人拉着她的手,道出肺腑之言。老人说,闺女啊,听书能劝人学好向善,能解忧愁平事端,能让一家人和和睦睦,身心健康。书中讲的可都是大道理呢,千万可不敢让河洛大鼓失传啊!

进入新时代以后,网络智能化的快速普及和新媒体广泛应用,河洛大鼓说唱,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市场考验。

过去跋山涉水,翻沟越岭,走村串街下乡演出的方式,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已经很难聚齐人气。“喜欢大鼓书的老年人越来越老,年轻一代越来越不熟悉河洛大鼓。”李新芬无奈地叹息道。

为了使河洛大鼓更好地传承下去,李新芬尝试着利用网络的力量,开微博、做直播,发抖音、录制小视频、建微信群朋友圈,以新媒体形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关注河洛大鼓。也有人图谋李新芬的人气,找她合作,企图以搞怪、搞笑、搞酷的短视频,对河洛大鼓演唱进行包装,博取眼球和流量。李新芬给予坚决拒绝。她说,传统文化艺术神圣不可侵犯,掺杂进去低级趣味的娱乐方式,只能使这门民族文化艺术最终走向毁灭!

河洛大鼓演艺人员收入水平低,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河洛大鼓队伍建设的重要原因。

李新芬记得,1980年跟着师傅学说书,每有人请一棚书(三天)的官价是8元钱,以后逐渐涨到了30元。那时候,当学徒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但师傅每天会给三个徒弟,每人一角钱的报酬。到后来请书涨到30元、50元。最高时候,师傅给给过每个人每天2.5元钱。后来,慢慢涨到100多元,到现在的200元。但除了车费、油费及其它费用,说唱一棚书下来,也所剩无几。

2007年,为了方便河洛大鼓书的演出,李新芬举债13万元,在巩义市区购买一套二手房,房款全部是街邻和家中亲人帮助的。如今15年已经过去,当初借兄弟姊妹的钱,还有3万多元没有还完。尽管现在每年能说书200场,收入也就是三两万元,与从事其它工作收入,根本没有可比性。

李新芬感慨地说,河洛大鼓艺人都是体制外人,没有基本生活来源保障,能够走到今天已实属不易。

这些年,她一边演出,一边在社会上物色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可塑之才。但河洛大鼓是一门讲求实力和创新的艺术,不下三年五载的苦功夫,根本就入不了门。但现在真正能安下心,学习这门艺术的年轻人,已经很困难了。

过去跟着尚继业老师,在朝阳沟学习的那一批同学,只有她和另一个同学坚持下来了。河洛大鼓说唱队伍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输入新鲜血液迫在眉睫。

所幸,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地方政府和专家们的警惕和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把企业文化、学校教育、机关政治宣传同河洛大鼓有机结合,进行抢救性保护。今年已经83岁的尚继业老师,带领弟子常年奔走于城市和农村,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讴歌各级党员干部廉洁奉公,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公仆精神,为基层输送正能量。仅去年十月份以来,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乡村振兴,大力倡导精神文明为载体,送文化下乡,就演出100多场次,成为活跃在城市、农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重要宣传力量。

据宝丰县志记载,马街书会距今已经有700年历史。书会的场地既没有中国北方影院舞台的雄伟豪华,更没有中国南方戏楼园子的紧巧精致。而是在千亩旷野中,天当幕,地当台。每年农历正月,全国各地民间演艺人员云集到一起,面对面,背对背演唱,以艺会友,切磋技艺。正月十三这一天达到高峰。

除河南省周边的山东、安徽、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省市以外,还有江苏、上海、北京、天津、四川、甘肃等省数以千计的民间艺人,携带上百曲种登记报名,参赛演出。甚至还有蒙古族“马头琴”演奏人员,乘坐飞机赶过来参演的。

马街书会1980年恢复评选“书状元”称号。其评选工作有着极其严格的原则。同等条件下,本地人与外地人参选竞争,外地人优先;河南坠子与稀有剧种竞争,稀有剧中优先;专业演员与民间艺人竞争,民间艺人优先,评选宁缺毋滥。因此,43年才产生了33位书状元。其中女8人,男25人。

评判办法则更显独特。由国家、省、市县的曲艺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当年所有参加演出的节目,进行跟场观看观摩遴选,除线上投票外,经过线下五轮打分,按高低分数,产生出当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正是有这样严肃、严格、严谨,公开、公正、公平的评选条件作保障,马街书会成为越来越多民间艺人向往的打卡地,成为曲艺艺术集中展演的节日盛会。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获得“世界最大规模民间曲艺大会”世界纪录认证。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每年都会亲临宝丰助兴,对书会的广泛性、包容性和民间性大加赞赏。形容马街书会是“一天能看千台戏,三天能读万卷书”的历史文化大舞台。

李新芬能把河洛大鼓唱响马街书会,获国家级荣誉,充分证明了她的自身实力,证明了河洛大鼓的魅力。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来到河南省新郑龙泉书会所在地的潮河边,跟踪采访李新芬。

这是一个豁达善良的民间艺术家。平和的笑脸掩饰不住连日来紧张演出的疲惫。她说,正月听说书,是人们的传统习惯,演出的档期早已排满三月份。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来龙泉书会说书了。

在说书的书桌前,李新芬如数家珍般地给我们介绍河洛大鼓的历史起源、发展情况,在巩义市传承、壮大的过程,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和窘境。

午后的阳光灿烂夺目。潮河两岸,一排排白杨树绿芽萌动,散发着春的气息,如卫兵坚守河岸。书会上,李新芬同来自山东菏泽、河南平顶山、洛阳等地的民间演艺家,在倾情演出。鼓声、琴声、钢板声传得很远,很远……


杨殿臣,笔名遇见,男,汉族,河南省巩义市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喜欢阅读,坚持写作。曾在国家、省、市新闻媒体发表新闻作品数千篇。奔流文学院签约作家。获得第四届河南省报告文学优秀奖。2018年开始,在《奔流》《中国报告文学》《时代报告》《当代文学》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数十万字。短篇小说《龙湾村的那些人》被亚特兰大孔子学院《阅读》教材选编,获二等奖。著有长篇纪实小说《康百万家风》《明月兆山乡》《雨殇》等。


曹世忠,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98年开始创作,作品散见于《天津文学》《安徽文学》《微型小说选刊》《百花园》《天池》《金山》《牡丹》《中国国土资源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文艺生活》《辽河》等报刊杂志。小小说集《神医王二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获郑州市“写郑州”优秀成果奖。文学评论《为主旋律的旗帜添彩》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的《资源导刊》评为“好文章、好图片”国土文化类一等奖等。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