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鼓大戏传巾帼,老干新枝绽红梅——李文生:豫西大鼓的守望者

日期:2013-01-06 21:34:40 作者:卧龙躬耕 信息来源:南阳晚报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李文生(右)正在向袁小平传授技艺 本报记者 张晓彭 摄


  豫西大鼓曾经红透宛西
  深秋的河南村被淡淡的宁静笼罩着,空旷而久远的田野令人心旷神怡。“正月里菠菜遍地青,二月里发出羊角葱,三月里蒜苗往上长,四月里莴苣一扑棱,五月里黄瓜大街卖,六月里瓠子弯成弓……”刚进村子,记者就听到,李文生正在绘声绘色地说唱着大鼓书的书帽子,他那苍凉沙哑而又极富磁性的声音,在清脆悦耳的钢板、咚咚作响的大鼓伴奏下,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今年76岁的李文生是内乡县大桥乡河南村人,是说唱艺术豫西大鼓的最后守望者。豫西大鼓是诞生在南阳本土的民间艺术,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本是农民在田间歇息时的娱乐活动,用断掉的犁铧相互击打,继而夹杂击鼓作为伴奏,使用说唱结合的表现形式来讲解故事,因此习惯被称为说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没有电,电视和电影还没有覆盖,而具备浓郁地方特色的豫西大鼓同时具备说唱和肢体表演特色,深受群众欢迎。
  就是从那个时候起,12岁的李文生萌生了当说书艺人的理想。聪明伶俐的李文生深得恩师亲传,不到16岁便登台献艺,技惊四方,并逐渐成为名满宛西的行家里手。李文生不仅记忆力超强,而且善于推陈出新,他从人民群众热爱说唱艺术方面找到灵感,谱写新词。李文生的唱腔设计和新词谱写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邀请出场的机会越来越多。焦枝铁路复线修建过程中,他应铁路部门邀请到建设一线,为铁道职工献演了一个月的时间。
  鼓声渐歇人远去
  蓦然回首,豫西大鼓的辉煌恍如昨日;直面现实,豫西大鼓的衰微日甚一日。随着电视和电影等新兴传媒文化载体涌现,古老的地方说唱艺术终究面临着被冷落和取代的命运,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文艺队最终解散,李文生的家门渐渐呈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局面。
  去年,李文生唯一的师弟病逝,举目整个宛西大地,能够出场演出豫西大鼓的艺人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李文生寻找了好多孩子,想免费向人家传授技艺,传承这豫西大鼓,但是很多孩子都嫌太苦太累,没有坚持下去。李文生告诉记者,想学会说书,得有天赋,博闻强记,几百万字的书,得一字不差的倒背如流、滚瓜烂熟,即使再聪明的孩子也得三五年时间。现在再也没有孩子肯这样花费精力了,毕竟依靠说书养家糊口的时代不复存在了。
  从此,李文生变得落寞和无奈,经常一个人在村头的大树下目送夕阳。他担心这门艺术即将断送在自己的手里,整日忧心忡忡,到处找寻心有灵犀的徒弟。
  老干新枝绽红梅
  今年45岁的大桥乡文化站站长袁小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谙熟中原曲艺文化的她清醒地认识到了李文生的是大鼓艺术中所蕴藏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就是研究中原文化的最好捷径,尤其是唱词里边包含的文学价值,现代的很多小说和诗歌简直无法与之抗衡。
  更令袁小平着急的是随着李文生的日渐衰老,口口相传的那些书帽子已经在李文生的记忆里逐渐消失,这些书帽子是说书前在等人到齐的时候垫场用的,短小精悍,富有哲理,言语俏皮,诙谐幽默,是历代无数艺人的心血和结晶。
  所幸,这种情况已经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乡政府决定利用现代音像技术录制李文生的说唱艺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挖掘。袁小平专门负责李文生的书帽子文字校对工作,尽快结集出版。除此之外,他们还汇集专门人才,配写剧本,组织演员,利用场景和舞美效果搭配李文生唱腔拍摄音像作品。目前,一些段落成功录制后开始尝试播放,效果很好,听着录音机里自己宽厚洪亮的嗓音,李文生颇为“得意”,他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把最好的艺术流传下来。
  “生为大鼓人,死为大鼓魂”。当记者问起李文生当下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把大鼓书传下去,不是为钱,只是为了心中对大鼓书执著坚定的爱。
  当记者采访结束,离开李文生家的时候,大鼓声再次响起,唱腔回荡在整个山乡:这本书本叫七女传,十天半月说不完,我打打战鼓停停板,明天接着明天接着往下演……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png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