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战鼓一打战咚咚,老少爷们你们听……”鼓声咚咚,浑厚恢弘,钢板儿叮叮,清脆明亮,紧一阵子,缓一阵子,停一阵子,说上一阵儿,唱上一阵儿,时而铿锵,时而缓慢。其中免不了手舞足蹈,表情大起大落……这是在干啥?唱鼓儿哼!现在四十岁往上的人小时候都听过。虽然这些年红火的是流行歌曲,但鼓儿哼那咚咚的小鼓和叮叮的钢板,还被许多人深深印在脑海,氤氲着童年的思念。
口耳相传动人心
鼓儿哼又称鼓儿词、南阳鼓词,是南阳本地曲种之一。上世纪20年代之前是鼓儿哼的兴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演唱活动复苏,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鼓儿哼还是大有市场。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著名作家亦农这样回忆幼时听鼓儿哼的盛况:那时候,农村大多还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算奢侈品,乡下人最高兴的事儿之一,就是村里来了唱鼓儿哼的,一听到那“咚咚”鼓响,孩子们的心就会激动得“砰砰”急跳——又可以早早地吃过晚饭,搬着凳子去听鼓儿词了!
鼓儿哼,常常一个人说唱。一个鼓架,上面放着一面小皮鼓,说书先儿一手打钢板(两片旧犁铧片儿),一手敲小鼓。鼓儿哼演唱的曲目分长篇和短篇,传统曲目内容浩繁,良莠杂陈。长篇大书可以演唱几场到几十场,有《包公案》《施公案》《大八义》等60余部;短篇以300句为限,或取材于民间故事,或取材于社会生活,或是长篇大书中的节选,有《拉荆笆》《十字坡》《桃园结义》《罗成算卦》等50余篇。
那时候唱鼓儿哼的大多并不识得多少字,演唱版本也多是师徒间口耳相传,就免不了讹误和荒唐。唱鼓儿哼的先儿们,曾经唱出这样的唱词:“贾宝玉,正行走,抬头看,那厢过来了曹家小姐叫雪芹。”“那肖飞,手里拎着盒子炮,脚蹬着,老铁锚车子五一型(老铁锚,三十年代日本的自行车品牌,五一型,即五一型永久自行车)。”这些唱词令人发笑不说,说书先儿的自编自唱更是叫绝。有一个说书先儿一时没得本子说唱,为了防止遗忘人物姓名,索性把老家的三姑四姨、亲戚邻居都编进了书。平时和谁要好,就编成正面人物;和谁有小过节,就把他编成地主、特务、土匪头子。
一哼就是俩三月
那时候,唱鼓儿哼一般是一天两场,下午加晚上,就这一说就是半月朝上。
“小战鼓一打战咚咚,老少爷们你们听……”唱鼓儿哼的要先念几句开场白,或者来一段“书帽”——即趣味性很强的小段,《十八扯》《大实话》《颠倒歌》《鸭子跳坑》是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语言简练生动,逗趣引人。作为大书开演之前的开场,这段“书帽”,或唱得气势磅礴,或演得活灵活现,让人如醉如痴,如梦如幻。往往是一阵哄堂大笑之后,大家提起了精神就“书归正传”了。
说唱大本头,老练的鼓儿哼艺人便任意纵横开阖,时不时埋下伏笔,“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往往在关键处,听者兴趣十足时戛然而止,直叫听书人大瞪两眼,心里惴惴不安,一心替书里的古人担忧,不得不天天耐心坐着候着盼着。鼓儿哼说到这份上,就安下了营寨。一部长篇鼓儿哼,每天晚上唱两三个小时,一口气能唱两三个月。一般的鼓儿词,也要唱十天半个月。
听书让人开眼界
唱鼓儿哼的自然有趣,听鼓儿哼的也念念不忘。晚上听了书,第二天下地干活,鼓儿哼里的故事情节,那可是大侃特侃的侃料了。人们或絮絮叨叨,或高谈阔论,你说秦琼武艺高,我说罗成是常胜将军,杠子头们,这下可要面红耳赤了,好好抬上个大半天!那时候的庄稼人文化不高,就喜欢热闹故事,他们知道的英雄豪杰和历史人物,大多来自听书和看戏,他们听鼓儿哼,那是在开眼界!
一晃几十年又过去了,虽然当下的鼓儿哼趋于衰败,艺人寥寥,大有消亡之虞,但它扎根民俗,贴近生活又反映生活,以独有的唱腔和器乐风格,传递着南阳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2009年,鼓儿哼入选“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南阳鼓儿哼《朱主任赶猪》摘取了“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南阳晚报)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