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原阳:一门三位曲艺家
薛 涛
都知道原阳县是宰相之乡,曾出过“一门三相”,韦思谦与其子韦承庆、韦嗣立皆为唐朝宰相。殊不知原阳还是曲艺之乡,一门出了三位曲艺家,王永安与其女王云华、其子王海元同为曲艺大家。容我一一道来。
王永安(1906—1972),原阳县福宁集镇东拐铺村人,自幼喜爱说唱艺术。1917年夏天,11岁的他每天吃饭时一手抓几个馍,端着碗到一边吃,有时一顿饭拿几次馍。他母亲见后,偷偷对他父亲说:“你看这孩子,可是贪长了,一顿饭吃的跟大人差不多。”父亲随口答道:“十几岁的孩子正是装饭布袋,让他吃吧。”其实王永安并不是每顿饭拿的馍都吃了,而是吃一半留一半,用一个小布袋把每顿留下来的馍攒起来,当小布袋的馍攒的差不多满了的时候,他背着小布袋,趁着天黑,独自一人到黄河南岸的杞县,找他同母异父的哥哥学唱道情去了。不久改随周教银学唱河南坠子。他1918年开始在原阳县周边县市行艺,或给艺人伴奏,或与艺人结为搭档结伴唱书。
1922年,他到郑州老坟岗行艺,以拉坠胡伴奏为主,技艺大增,名满老坟岗。当时的老坟岗是有名的书场,有很多书棚。有一天,一位老先生在王永安的书棚后听书,听着王永安拉弦,他不由得随着节拍摇起了头。他一边摇头,一边赞许地说:“看这弦拉的多好,包腔滴水不漏,唱到哪儿拉到哪儿,唱家儿咋不提劲儿。”他又从棚后转到棚前,想看看拉弦人的模样。当看到拉弦的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时,更是赞不绝口:“拉的好,拉的好,年轻轻的就拉的这么好,有前途,有奔头。”
在老坟岗行艺数十年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他带着大女儿黑妞去了北京。王永安把自己会的80多个三国段都传给了黑妞,父拉女唱,唱响北京。这期间,约在1936年左右,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坠胡比赛,山东的王殿玉获第一名,王永安因不拉杂技而屈居第二。不幸的是,这期间黑妞害了病,因在北京医治花费较大,父女二人返回原阳。孰料黑妞一病不起,命丧黄泉,给王永安巨大打击。王永安在家一段时间后,迫于生计,二进北京。1937年,王永安正在北京行艺,“七七事变”爆发,他正在说书时,被日本侵略者抓到山东煤矿做苦力,1940年逃了出来,靠用瓦片打莲花落行乞要饭,回到原阳。直至1952年,王永安在家乡行艺。这期间他开始教二女儿王云华唱坠子。此时原阳正兴许愿还愿之“愿书”,王云华9岁学艺,12岁便跟父亲走街串巷,靠唱“愿书”糊口度日。因为王永安的弦音纯正,包腔、搂韵滴水不漏,因此那个时代的知名艺人,如周教银、张永发、董永信等,都经常请他伴奏,结伴行艺。王永安从1948年即行艺30年后开始在家乡收徒。他收徒有个规矩,即不是光眉净眼的不收。也就是说,他收的徒弟必须五官端正,拒绝收残疾人为徒。王永安在原阳收徒4人,后又在吉林省曲艺团收徒1人。(附:王永安传承谱系)
1952年,王永安和次女王云华三进北京。王永安的演唱以泼辣、火爆、诙谐、勇武见长,以演唱《摔镜架》(又名《王二姐思夫》)最为拿手,擅长在场上抓现挂,表演妙趣横生。王云华长得敦实,生就的男孩性格,嗓音宽厚、豁亮,又适合坠子男腔,就和父亲双双反串对口坠子。这种形式幽默风趣,火爆新颖,一经出现大受欢迎。父女二人白天在春华园曲艺社唱书,晚上到王寡妇斜街唱夜场。1957年,王永安、董永信、马忠翠等人依托春华园曲艺社成立新艺曲艺团。1961年1月,全团下放支边吉林,参加吉林省广播曲艺团,后部分演员留在长春,其余演员调往四平加入四平市曲艺团。其实当时新艺曲艺团在北京演出很受欢迎,市场很好,演员们每天都忙着赶场。当国家号召志愿东北的时候,他们便毅然决然地抛家舍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工作和生活,这对于这些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艺人来说,是一种爱国和大无畏精神。
王永安
1969年,王永安退休后返回北京,1972年病逝。当年11月份到原阳老家办丧事,由开封文工团坠胡演奏家李志业伴奏,河南省曲艺团著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刘宗琴唱了三天大书,轰动原阳。
王永安是一位优秀的坠胡伴奏家、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他表演及传授女儿的坠子书以历史战争为题材的“三国”“水浒”段袍带书居多,而这些唱段主人公多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唱起来硬功大调、威武霸气,加之他有意识地让王云华女用男腔,为王云华创立武坠子流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云华(1934—1999),王永安之次女。9岁随父学艺,1952年随父进京,加入了北京春华园曲艺社。春华园曲艺社坐落于北京曲艺发祥地天桥,是王永安、王云华父女的近老乡、封丘籍河南坠子老艺人马忠翠创办的曲艺园地。曲艺社演出的曲种繁多,但主要是河南坠子。在这里的河南坠子演员和弦师前后有数十人之多,有的擅长温文尔雅的“红楼”段,有的擅用老腔老调表现醒世警人的民间故事。王云华自然条件并非很好,他没有甜美的嗓音,也没有苗条婀娜的身材。便和她的师姑、周教银的女儿周玉花搭档,专唱“三国”“水浒”段。周玉花唱女腔,王云华唱男腔。她的表演风格粗犷,唱腔豪放,大刀阔斧,气势磅礴,与其他河南坠子演员恬静端庄的风格迥然不同,自成一派,被北京观众誉为“武坠子”。当时的代表曲目有《十字坡》《战马超》《飞夺卢沟桥》等,王云华的武坠子从此得名。
王云华演出照
1961年,王云华和父亲一起支边到吉林省长春市,参加吉林省广播曲艺团。到长后,结合当地热情奔放的民风民俗和当地人粗放率直、热情豪放的性格,其演出风格迅速成熟,武坠子流派正式确立。
王云华演出照
1963年,王云华随团到北方曲艺圣地天津演出(附演出海报),一炮打响,受到“自成一派”的赞誉和好评。武坠子在天津观众和曲艺界同行中得到首肯。资深曲艺家张鹤琴在《津门曲坛沧桑录》中写到“……此外还有武坠子,声调粗犷,表演加些动作。记得六十年代吉林省有一女演员擅长此调,听来痛快淋漓,独具异声,听后颇喜之……”(《天津文史资料 》 第十四辑 )这次演出,她在天津电台录制了三国段《关黄对刀》,留下了珍贵的音像资料。
吉林省广播曲艺团赴天津演出时演出海报
王云华上世纪60年代初的武坠子比起后40年的发展,应该说还仅仅是一种风格的“襁褓”时期,严格说唱念做表气势有余,细腻考究还显不足。从她上世纪60年代初来吉林省支边,到她90年代末病逝的40年间,是她不断潜心钻研和改革河南坠子艺术的40年。这40年,作为河南坠子一个新的风格、流派也好,或作为一个能够扎根关东、影响全国40年的外来曲种也好,他按照人民的希望潜心创腔,她按照时代的要求增强曲种的表现力,扎扎实实地改革和设计演唱手段,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场演出乃至每一个返场小段,使得这朵来自中原的曲艺之花,深深扎根于吉林省广大观众心中。
王云华演出照
1984年起,王云华跟随吉林省曲艺团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全国巡回演出,去过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效应。各地发表报刊和广播及电视评论文章百余篇。被曲艺界和新闻媒体誉为“演唱字清味浓,表演虎虎生威,是这一流派的开拓者”(《天津日报》);“声若铜钟,气势磅礴”(《驿城晚报》);“河南武坠子开拓者王云华表演的《厂长上天》,嗓音洪亮、粗犷,表演大刀阔斧,深受好评”(《今晚报》);“粗犷豪放,格调清新”(《黑龙江日报》);“激昂豪放,自成一派”(《城市日报》);“河南坠子中武坠子艺术的开拓者”(《福州日报》)等。影响广泛,好评如潮。一种鼓曲形式能够在当时疲软的演出市场上,与相声、小品相抗衡,并受到如此热烈欢迎,这本身就是对这种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的肯定。
武坠子创始人王云华
相对于流行于京津一带的以乔清秀为代表的“北口”河南坠子唱腔,王云华演唱的坠子属于流行于中原腹地开封、郑州等地区的“南口”河南坠子唱腔范畴。常用腔调有平腔、流水板、快扎板、梆子腔等。较少使用大小寒韵和悲腔,演唱的曲目也以江洋、发花辙为多,偶尔唱一段灰堆辙的《战马超》,也酣畅淋漓,别具风味。
武坠子创始人王云华
她在多年的演唱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演唱风格。她上场昂首阔步的登台,威武雄健的体态,潇洒有力的击板,为坠子“武”的风格做了很好的铺垫。她的起腔四句开篇,往往在简短的过门后,用四句奔放有力的唱腔,先声夺人,并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头一句嗡声嗡气是个平腔,观众为之一振。第二句后几个字翻一个高腔,声音豪放,响亮悦耳,马上就是一个碰头好。唱第三句的同时,有一个很自然的侧身向前跨步的动作,腿悠起来,似迈、似踢、似悠、似抬,在拙笨中见灵巧,在潇洒中见幽默,与前面威武豪放的气势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观众中立即响个大包袱。第四句满工满腔是个平腔。四句开篇过去,观众对演员充满了喜欢和信任。下边演唱,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一个好接一个好,一直火到底。中间唱段根据故事情节分成若干段落,基本上采用半说半唱的平腔,不时加上小尾腔和段落行腔,参差跌宕以加强演唱效果。结尾在高潮中运用小行腔或垛子句的办法结束,干净利落,戛然而止。
王云华、王海元姐弟合影
王云华的武坠子表演基本采用白描的方法,夸张模拟,不工细腻。在表演人物方面,由于他有多年演唱对口坠子和中、长篇书目的功底,更加丰富了其艺术风格的表现力。
王云华演出照
王云华久战东北,艺术炉火纯青,成为吉林省广播曲艺团的中流砥柱,所表演的新旧段子都极受观众欢迎,在全国各种汇演中获奖,为河南坠子在东北的传播起到很大作用。她的嗓音宽厚嘹亮,唱腔粗犷豪放,道白铿锵有力,表演泼辣率直,符合坠子“武”的特质。所以河南坠子自1827年创立迄今已近200年,能以武坠子为名挂牌表演的仅王云华一人,且曲艺界毫无争议,可谓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王云华的儿子杨学东、女儿王忠继承了“王家班”的基因,兄妹二人从小在北京跟舅舅王海元学艺。杨学东学坠胡,王忠学唱,小小年纪,《十个大鸡子儿》、《穆桂英指路》等段子都学会了。后来因为上中学必须要北京的户口,没办法只好把兄妹二人送回了长春。到长春两年后,吉林省艺校曲艺班招学员,杨学东考进了曲艺班,带艺进校,除了给王云华的两个徒弟王小燕、郭兰阳伴奏河南坠子外,还跟母亲学唱河南坠子,兼习快板,毕业后留在了吉林省曲艺团。后又到北京跟王学义、李增瑞学快板,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经常参加演出活动。
王云华之子杨学东演出照
王海元(1947.2.7—2012.2.12)王永安之次子。1956年初随母亲从原阳老家来到北京,跟父亲学习河南坠子表演及坠胡伴奏。王永安为激励孩子学习,每学会四句就给他两角钱,就这样,他很快就把《武松打店》整段子学了下来。不久随父亲到春华园曲艺社学习观摩,父亲鼓励他上台演出。刚唱了几句,观众鼓掌四起。他一激动忘词了,哭着跑下了场,把大伙逗的哈哈大笑。
1962年,经董派坠子创始人董桂芝介绍,王海元进入北京曲艺团学员班当插班生。这个学员班是由文化部批准,北京文化局和各大文艺团体联合举办的,实行的是以团带班的形式,学习时间定为五年毕业。王海元入班时,同班同学有李金斗、王文友、王谦祥、李增瑞、张蕴华、孙学敏、吴世霞、张辛元等四十多人。学员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历史课、台词表演课、音乐知识课、武功课、曲艺发声课、基础唱法课、政治课等。学员们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喊嗓子,然后到小剧场练功。十几岁的孩子还很淘气,经常惹老师们生气。后来老师们总结出来,领头的就是“两元一斗”,即王海元、张辛元、李金斗。这三个人成了学员们的反面典型,经常受批评。但是淘气归淘气,王海元学习还是很用功的,对艺术很执着,除了主业坠胡之外,他还学习了板胡、唢呐,以至于后来毕业演出,九个节目他上了六个,绝对的业务主力。学员班期间,他和吴世霞跟随董桂芝学习河南坠子,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曲艺团。
1963年左右,北京曲艺团派王海元去河南坠子发源地开封深造,向开封文工团坠胡演奏家、“河南第一把弦”李志业学习坠胡,拜师李志业。王海元的四胡则由北京曲艺团前辈宋子存先生传授。
王海元生活照
王海元经常说,伴奏伴奏,就要讲究托腔保调,让演员唱着舒服才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与同团的马玉萍合作了《十个大鸡子儿》《韩英见娘》《穆桂英指路》三个曲目,从唱腔设计到伴奏都完成得很好,唱响全国。团里就安排他给马玉萍伴奏,但是王海元总觉得不合适。因为他知道马玉萍的老伴李云祥作为她的伴奏师,两口子在一起合作几十年了,妇唱夫随多好啊。王海元就向团里提出把他撤出来,让李云祥伴奏。领导认为他伴奏的很好,几个节目还都拿了奖,让他继续伴奏。无奈,他便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退了出来,成全了李云祥、马玉萍夫妇。再后来,王海元给马玉萍的徒弟杨晶、沈洋伴奏时,虽然她们还都是小字辈的学生,但他也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从唱腔到表演,一腔一句的耐心教,后来杨晶的《宝玉哭黛玉》、沈洋的《送军衣》都在全国范围内获了奖,王海元也获得了伴奏奖。
表演:杨晶 伴奏:(左起)王海元 陈凤翔 果振彪
王海元还长期为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伴奏四胡。最初为关学曾伴奏的吴长宝因年事已高,就由王海元和陈凤翔专职为关学曾伴奏,他们在一起合作了很长时间。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北京曲艺团,只要有重要演出,关学曾的北京琴书、梁厚民的快板、马玉萍的河南坠子,这三个节目必不可少,可以说王海元的伴奏至关重要。北京琴书还到中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慰问演出。
王海元热心肠、为人好、艺德高在曲艺界是出了名的。他常说,天下曲艺人是一家,只要同行有困难找到你,无论如何都要接济帮助。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济条件还都不好,天津曲艺团、长春曲艺团、成都曲艺团等省市的同行到北京演出或学习交流,但凡能和王海元扯上关系的,很少住旅馆,都是千方百计找到他,借住到他家里。这样他家俨然成了一个旅馆,对南来北往的曲艺人,王海元都热情接待,迎来送往,乐此不疲。最让家人忘不了的一件事是,有位河南的曲艺同行婚后到北京度蜜月,王海元把新房让给他住,自己找个地方搭个板床凑合睡。
王海元为吴世霞伴奏
甘肃省曲艺团著名的河南坠子表演家、徐派坠子创始人徐玉兰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北京看病,提前电话联系王海元,言语中表达了想借住他家的意思,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说您来吧,有地方住。徐玉兰在他家住了三个月,病好后返回兰州。
为了北京琴书的传承和发展,有关方面成了一个促进会,王海元任理事。他依托学校开设了培训班,培养小学生,并到街道居委会慰问演出。按照常理,演出应该有演出费的,可是街道居委会没有这笔钱。怎么办?演不演?王海元说:“演!我们就是为了宣传、为了传承北京琴书,艺术是为老百姓的,谈什么钱呢?”这样大家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投入演出。这件事情让组织方深受感动。
还有件鲜为人知的事,郭德纲和于谦的合作,最初还是王海元促成的呢。当时郭德纲在北京曲艺团做临时演员,但是他没有捧哏的。王海元到业务科安排演出,得知情况后就找到于谦说,你帮帮他,给他捧一下吧,于谦答应了,谁料想这样的无心之举成就了相声界的一对绝配搭挡。
王海元为董派河南坠子创始人董桂芝伴奏
王海元在街上遇到拉坠胡乞讨的艺人,他一定周济,感叹街头艺人的不易。正因为王海元的乐于助人,曲艺界的朋友提起他都竖大拇指,交口称赞。2012年2月,王海元因病去世,在北京天坛医院举行告别仪式,令家人没想到的是,通知的、没通知的一下来了几百人。天坛医院的人还纳闷:这是谁呀,这么大的动静?从天坛医院开设以来从没见过这么大阵仗。五十多辆车去墓地送行,王海元若地下有知,也当感欣慰了。
王海元为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伴奏
王海元从艺近60年,伴奏过的河南坠子演员有董桂芝、徐玉兰、马玉萍、吴世霞、杨晶、沈洋等。四胡伴奏过的演员有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马静宜等。尤其是长期为琴书泰斗关学曾伴奏。
原阳是曲艺之乡、曲艺大县,原阳人不能忘记从原阳走出来的王永安、王云华、王海元这一门三位曲艺家。因为原阳在他们心里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的籍贯上写着河南原阳,他们没有忘记故土、忘记家乡。
参考资料:1、刘季昌《北京新艺曲艺团支边吉林后记》
2、郝少宝《艺坛遗珠巡礼之五——北京新艺曲 艺团》
3、陈红旭《被遗忘的曲艺之乡》
4、徐颖、韩文修主编《原阳曲艺志》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