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地气”的艺术是曲艺

日期:2014-02-07 20:53:57 作者:郑东来 信息来源:新浪博客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最接“地气”的艺术是曲艺

——观甲午马年春晚有感

一年一度的春节盛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纵观整台晚会,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演员阵容绝对是精彩华丽、气势磅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艺术上的饕餮盛宴。然而,对于节目内容的选排,虽说有四十二个节目组成,但语言类的节目只有五个,只占了全部节目的11.9%,而真正的曲艺类节目仅仅占了整台晚会的4.76%,如此的比重与曲艺艺术被大众所接受的程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节目是否被老百姓认可?一种艺术形式是否被民众所接受?一个演员是否被观众所喜爱?用现在最流行的判断标准是看它们的存在是否“接地气”,说白了就是看其是否真正的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就艺术表演来讲,就是指其艺术形式、艺术内容、艺术思想是否是能够代表广大观众的审美情趣。著名曲艺理论家,曲艺史学家吴文科老师曾在其论著《中国曲艺通论》中指出,曲艺是“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创造,为最广泛的人民大众所拥有,使用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技巧,反映人民群众最熟悉和关心的生活内容,休现人民群众最本真的思想情趣,寄托人民群众最普遍的审美理想”的艺术形式。也正是这种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却并未受到春晚的青睐。

回归本届春晚,五个语言类节目,小品表演占据了四个席位,一枝独秀的相声《说你什么好》由两位新生代演员完成。作为唯一的一个相声节目,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给观众一个极大的期待感。然而,在欣赏的过程中,笔者隐隐感觉到两位相声演员的表演与其在2013年春晚所表演的《这事儿不赖我》中形式、内容、思想、表达如出一辙,虽然节目中一如往常的表达了普通人面对工作、生活、感情诸多日常事务所产生的各种压力、纠结、郁闷等等,从相反的方向突显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但是节目自身的设计存在了一定的缺失,一些主要的“包袱”的设计过于简单直白,虽有故事情节,却显得空洞乏味,没有充分运用“三翻四抖”的表现手法;内容和结构上又过分依赖于网络笑话、流行语等看似贴近大众生活的元素而采用无系统的、七零八凑的拼接手段上台表演,其演出的效果只是停留在对某种现象的暴露和表层的理解上,缺乏思考与批判的延展性,即“止于表象,不究其里”、让接受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节目只能取得短暂性的娱乐效果,很难与观众者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无法引发艺术前进的动力。换句话来说,一个没有完全扎根于基层,不能很好地从普通老百姓中吸取养分的作品是无法成为经典之作的。即便春晚的舞台并不是相声艺术最好的展示平台,但是大众对相声的喜爱情结没变化,反而更加关注和期盼,究其原因依旧是因为相声艺术是拥有广泛观众基础的,娱乐大众、诉述民众情感最为直接的艺术手段之一,因此春晚作为受众面最为广泛、传播面最为普及、收视率最为空前的晚会,其对相声的青睐程度或曲艺艺术的青睐,也许能看成春晚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当然,本届春晚中也有让我们眼前一亮的节目形式——曲韵串串烧《年味儿》。该节目以数来宝的形式开场并至始至终的贯穿于整个节目之中,其中不时加入评弹、单弦、二人转、西河大鼓等颇具地方特色且广受欢迎的曲艺曲种进行表演,在舞美技术的完美配合下,在短短五分二十八秒的时间内,通过打造轻松喜庆的情境进而使受众者产生审美共鸣。该节目的登台使新年欢腾的气氛迅速升温,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渲染拜年氛围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节目的艺术形式独具匠心、艺术特征灵活多彩,不仅达到的渲染气氛的直接作用,同时取得了展示曲艺曲种的间接效应。

总言之,曲艺艺术的发展除了依赖于曲艺人端正自身认知态度,主动继承优良传统,坚守自身的艺术本质特征,恪守正确的创演思想,不再盲目追求时尚和革新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全社会的关注程度,特别是高科技飞速发展下的现代媒体界。只有做到内外兼修,实实在在的践行“为人民”的艺术宗旨,才能真正的促进曲艺艺术的再一次繁荣和腾飞。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png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