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谈“说书” 乡村岁月说书人——吕武成 乡村岁月说书人李健/文“说书”,又称“河洛大鼓”是黄河两岸民间一种以说唱为主的传统曲艺。七十年代,说书最受庄稼人的欢迎。农闲冬日或夏夜,说书艺人借一桌一椅,左手持两块半月形“鸳鸯板”,右手敲击颤悠悠的三腿捆绑架 2024-03-27 23:29:5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其它曲艺 已经失传了的洛阳琴书 洛阳琴书旧称为琴书,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而得名。在琴书前限以洛阳二字,乃是因为其主要流传于洛阳一带(虽然黄河北济源一带亦有流传,但也是洛阳艺人传过去的)。 琴书在洛阳流传甚久。其原名为琴音(亦有说为清音),其伴唱乐 2011-12-0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其它曲艺 南阳鼓词 南阳鼓词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俚俗鼓词,也叫鼓儿词、鼓儿哼、犁铧大鼓,它和道教劝道的渔鼓道情是一脉两支,是源于道曲而衍变形成的独角书形式。因其演唱简单,所以易学、易唱、易懂,是南阳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四大曲种之一。其 2011-12-0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文本]单口相声《日遭三险》刘宝瑞版 我今儿说这段笑话啊,这不是现在的事情,多咱的事情?清朝。清朝啊,甭管什么年间啦,在这个玉田县呢,新上任一个知县。这个知县没到任的时候啊,在这个县衙门里头,三班衙役大家都提心吊胆。为什么呀?那个社会,一说新来个官儿,得!他 2011-12-0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小品脚本 王二姐思夫(民间小戏) 王二姐思夫(民间小戏) 幕启:(姑娘们的歌声) (唱)八月里秋风儿阵阵凉, 一场白露一场严霜; 严霜儿单打独根草, 挂打扁儿甩子在荞麦梗儿上。 燕儿飞南北知道冷热, 王二姐儿在房中盼想张郎。 2011-10-15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黄鹤楼(马三立、王凤山演出本) (2009-4-16,大楼东根据网友猴能看家打字整理稿修改) 马:想起呀,这么两句话来。王:什么呀?马:想起这么两句话来。谁告诉我的、谁跟我说的我忘了啊,想不起来了啊。王:啊。马:有这么两句话。王:什么呀?马:生书、 2011-10-1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马志明、黄族民《论拳》文本(附贯口) 这段相声的录音和录象版本都有缺陷,非常遗憾!但还是把这段整理出来了,诸位都是见多识广的高人,希望能给做一下修补,麻烦大家了,谢谢!另外特别感谢网友笑面小生先生整理的《大保镖》文本给在下的整理提供了许多便利。 2011-10-1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快板类脚本 《贴报单》(选自1957版的《武松传》) 差了个飞毛腿的李小二, 背着报单贴四方。 头一张贴到冀州去, 报单贴在影壁墙。 镇定府、正定县, 武邑衡水贴枣强。 深泽束鹿也贴到, 过了安平到高阳。 东南贴到临清州, 丘河柳林李官庄。 这一张,贴的远, 扬州一拐到镇江。 为 2011-10-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快板类脚本 数来宝中的传统绕口令段子 十八愁绕口令 闲暇云游四大部洲,人的心好比是长江水似流,君子人相交是淡淡如水,小人交友蜜里调油,淡淡如水长来往,蜜里调油不到头,交朋友总学桃园三结义,莫学那孙膑庞涓结下冤仇,唱的是,天也愁地也愁,山也愁这个水也是愁,君也愁 2011-09-25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传统相声《八扇屏》当中的贯口(引用时作者略有编辑) 浑 人 想当初,楚汉相争,楚国霸王,姓项名籍字羽,目生重瞳,帐下有八千子弟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只皆因鸿门会刘邦赴宴之时,项伯、项庄拔剑舞入鸿门宴,在席前舞剑。多亏大将樊哙,保走刘邦。从此斗智。萧何月下访韩信,韩信登 2011-09-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传统相声《报菜名》中的贯口(马志明先生版本) 有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 2011-08-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传统相声《洋药方》当中的贯口 安黑心、生坏心、起疑心、毒辣心、绝人心、没好心、一狠心、血迷心、刀子心、秤砣心、铁了心、疯子心、假没心、假孝心、挖着心、攒着心、不在心、真忍心、安私心,瞎了心、使碎心、费尽心、没准心、起贼心、浑着心、有 2011-08-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