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河洛大鼓的旋律较为固定,创作周期很短,剧本当天写出来,艺人们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二次创作,当场可将所要歌颂或鞭笞的内容搬上舞台,被群众称为“文艺轻骑兵”。比如,登封的河洛大鼓艺人们将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的事迹编成大鼓书,到各地农村巡演,歌颂这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典型人物,弘扬时代的正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河南省已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洛阳市群众文化艺术馆已经将河洛大鼓作为申报项目之一,争取政府的资金和政府支持,为这项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年一度的河洛大鼓书会重新举行,为大鼓艺人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平台。他们的经典书目也被整理成录音录像。河洛大鼓第三代传人,现年85岁的老艺人王周道老先生说:“河洛大鼓只有百年的历史,是一门较为年轻的曲种,仅在豫西地区流行。作为豫西地区独有的艺术形式,从艺术上来讲,河洛大鼓大腔大口、豪迈激越的风格,适合洛阳人乃至豫西人的口味,在民间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河洛大鼓目前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观众太少,二是后继无人。”他老人家最希望洛阳文化部门能够组织现有的河洛大鼓老艺人们,到豫西地区进行一段时间的巡演,展示大鼓书的艺术魅力,唤起人们对河洛大鼓的深厚回忆,重新培育观众群。通过巡回演出,及早发现一批有潜力的苗子进行培养,将这门艺术一代一代传下去,发扬光大。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千年不变的帝王霸业,唯有亘古流传的传统文化。河洛大鼓,起源于民间,辉煌于民间,作为豫西地区独有的艺术形式,大腔大口、豪迈激越的风格,适合洛阳人乃至豫西人的口味,曾为河洛儿女带来了丰厚的艺术享受。现在,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传承这门民间艺术,使之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段宝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
<3>乔晓光主编.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西苑出版社,2003.
<4>张旭主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