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音乐形态浅析·马春莲

日期:2011-11-09 23:12:13 作者: 信息来源: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马春莲
河洛大鼓是流行于河南洛阳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据记载“清末以前,洛阳城乡流传较广的曲艺形式称‘琴书’。约在清末民初,堰师县琴书艺人较集中的段湾村,有段炎等人前往南阳学艺,学会了当地的鼓儿词。并与洛阳方言琴书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洛阳地方特色的大鼓。”<>在发展过程中,曾有“鼓碰弦”、“大鼓京腔”、“洛阳大鼓”等名称,年改称河洛大鼓。河洛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主唱者左手打钢板,右手敲击平鼓,另有乐师以坠胡伴奏。音乐欢快活泼,气氛热烈,常以“愿书”<>的方式在乡村庭院表演,是来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植根于当地人民生活,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一种民间曲艺品种。笔者于年月至月日,赴相距洛阳巧公里的了愿师市和与堰师接壤的巩义市等地,对该曲种的现存状况及传承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艺人表演的一些唱腔进行了现场录音采集。今就河洛大鼓唱腔中的音乐形态进行初步探析。
河洛大鼓是以唱为主的曲种,唱词的表现内容是通过音乐这一载体来传达的。因此,音乐在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叙述故事情节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音乐形态也不尽相同,最能代表河洛大鼓音乐特征的形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多种地方音乐素材为一体的曲调形态
河洛大鼓的曲调来源十分广泛,有第一代艺人段炎<>等承袭洛阳琴书的音调,也有第二代艺人张天培<>吸收河南坠子的音调,还有其他艺人吸收豫剧、曲剧、越调等地方剧种、曲种的音调,使河洛大鼓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且构成了独特的曲调形态。
1、承袭洛阳琴书的曲调形态
河洛大鼓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其血缘关系决定了它在音乐形态上的承袭性。
河洛大鼓的前身—洛阳琴书,兴起于清嘉庆年间的洛阳一带。原为室内清唱,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其他乐器还有四弦、三弦、二胡、八角鼓、小铰子等。演员一人自打铰子、鼓子进行演唱,乐手除担任伴奏之外,还兼帮腔和唱。一般为五六人,有时也有十人左右的清唱班。可另加丝弦乐器坠胡、京胡等及打击乐器碰盅、手板、瓷碟等。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曲艺形式。<>琴书的唱腔特点是腔长词疏,且有伴奏人员帮腔接唱,通过唱来介绍故事,少有说白,故事展开十分缓慢<>
清光绪末年,豫西一带连遭灾荒,民不聊生,琴书艺人被迫逃荒。堰师县的琴书艺人段炎、胡南方、吕禄在结伴外出行艺过程中,与鼓儿词艺人搭班,将不适宜外出行艺的扬琴等丝弦伴奏乐器舍弃,吸收了大鼓艺人的书鼓、钢板的表演形式和进书快故事情节发展快的特点,从而构成了一种新的曲艺品种,成为河洛大鼓的创始人。之后,琴书艺人纷纷效仿改唱,洛阳琴书渐渐消亡,而这个由琴书艺人改变的新品种—河洛大鼓却越来越红火。此演变过程在笔者采访艺人陆四辈<>时也得到了印证。据他回忆陆四辈的爷爷陆明智和父亲陆更照都是由洛阳琴书改说河洛大鼓的艺人,两者结合以后,唱腔部分大量采用琴书的曲调,并且配以丝弦乐器伴奏。后来艺人们又不断吸收其他剧种或曲种的音乐,河洛大鼓的音乐曲调越来越丰富,但承袭琴书的曲调依然可见,如河洛大鼓起腔与送腔的拖腔就承袭了琴书的拖腔曲调。
谱例1,河洛大鼓《刘公案》中的送腔(《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第1586页,陆四辈演唱、魏铁信记谱。)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png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