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本土相声小剧场:曲艺听起来很美

日期:2011-12-03 20:44:41 作者:不详 信息来源:东方今报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当年,赵本山劝失意的郭德纲时说:再坚持五年。最后“德云社”火了。 

  而今,河南的本土相声人在心怀抱负多年后,也终于出手创办了本土第一家相声园子“德乐社”。 

  自10月10日首场演出后,两周来“德乐社”吸引到了省内众多相声爱好者的关注。它会成为河南的“德云社”吗?小剧场相声能否在郑州生根发芽,听听两周来他们的看法。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不知道今晚票卖得怎么样。”10月23日傍晚,德乐社创办人之一李展在微博中不无担心地这样写道。

  23日,距离德乐社开张已有两周。两周前,10月10日晚,面积只有四百平方米的德乐社,首场演出竟吸引到了200多人的上座率,当晚,这家刚开张的相声园子热闹得像春晚现场。

  首场演出后,相声社不再喧嚣,然而上座率还算稳定。身为创办者,李展本身也是相声演员,从听相声的角度来说,他认为四五十人的上座率会让观众觉 得环境更舒适,而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他当然希望能有更多的观众前来捧场,所以才有下雨天担心观众少的忧虑。“相声这种艺术是需要培养观众的。除了京津地 区,河南周边的很多地区这些年都有了自己的剧场相声,而河南曲艺一直没有这样一个场地。”

  在李展看来,“做成这件事是赶上好时光了。”

  有年纪的老郑州人或许会模糊地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类似的相声园子曾在郑州若隐若现,德化街、老坟岗……在这个城市改造和变迁前,那些跃跃欲试的相声园子都由于规模较小,最后没能成气候。

  10月10日晚,在德乐社首演现场的后台,河南相声界为数不多的文字辈老先生余文光、著名笑星于根艺在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个话题。

  作为一门传统曲艺表演艺术,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电视、网络百花齐放,观众还会像从前那样走进剧场听相声吗?之前的尝试又为何不成气候呢?

  于根艺告诉记者,2002年时,本土相声人在郑州东区做过尝试,“场地距离市区较远,对观众着装有要求,听相声不放松,所以没能坚持下去。”而德乐社如今扎根闹市,定位于有怀旧气息的小剧场,于根艺认为这正是剧场相声的理想场所。

  除了地点和环境,在余文光看来,好段子更是支撑小剧场相声的关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靠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首场当晚以年轻人为主的观众,让余文光看到了希望。

  余文光的这一想法,两周来已被李展开始身体力行,他的团队开始创作一种反应很快的时事相声,“当天网上发生的新鲜事都可加进当晚的段子里,这对演员的创作也是一种促进。”

  如果你从没听过剧场相声,那么你对于那些为了听一场正宗的剧场相声,而专程打飞的到北京、天津等地的相声迷的做法,一定感到无法理解。

  体验过一次,你便会知道,剧场相声与你打小在电视上看的很不同。电视节目因为时间所限,一个段子最多12分钟的表演,而到了剧场,至少要在20~30分钟,把所有的包袱抖干抖净,抖得淋漓尽致才放你走。

  这样大容量的表演方法和面对面调动起的观众气氛与看电视相比自然不同。而这样的气氛,正是相声迷愿意进剧场听相声的一大原因。

  两周以来,德乐社渐渐被越来越多的本土相声迷发现和追捧。

  曾是德云社粉丝的本土相声迷小马看了德乐社的表演后说:“郑州需要这样的场所,相声艺术家可以来影响和提升市民的夜文化。希望德乐社今后也能让天津、北京的相声迷们打着飞的来郑州,让他们也破费破费。”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