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的由来(二)

日期:2012-12-28 11:23:53 作者: 信息来源: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据说坠子起源于唐代,走的是道家门路。而道家的祖师爷洪钧(即老子)死后化为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三清死后化为五色:红、黄、蓝、白、黑,也称为五祖,五祖又传为七真。即邱、刘、谭、马、何、王、孙七位真人,立了七个门派,最后五祖又收一位徒子,封为尹喜门。八门兄弟之长为邱处机,即邱祖,道号为长春子。他首创了龙门派,艺辈均按”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等一百个字来排列。

邱祖是坠子的祖师爷,关于他的传说多种多样,有一说邱祖是山东人,小时候,娘领他去赶集,遇见一个看相的,娘让其为邱祖看相。那人抬头看见邱祖,支支吾吾,就是不看。娘起了疑心,托人求情一定要算这一卦。看相的为难地说:“不是我不算,而是我算了之后怕您受不了。”邱祖娘再三恳求,看相的才说:“这孩子长相啊都好,就是嘴角上长了两条‘锁口纹’。这纹为两条腾蛇,腾蛇入口,日后不进食,必定饿死。”邱祖娘一听,可吓坏了,忙问相面的有没有破法。相面的叹了口气,摇摇头说:“破法是有,就是怕您娘俩吃不了这份苦,受不了这份罪。”娘说:“只要能救孩子。啥罪都能受。”相面的接着说:“看您这老太婆心地善良,我给你们指条路。你娘俩往河南逃去,路上遇见旱河,就在那儿安家,待涨水后撑船摆渡。且记:人过河,好交情,驴过河,不放行。记着我的话,孩子过了十九岁就没事了。”娘俩逃往河南搭房安家、扎筏、待水。木筏刚刚扎好,只听“咔嚓”一声炸雷,下起了暴雨。一会儿,河水满了。从此,娘俩就在河上摆渡行人。他们牢记相面人的话。对乘船过河的,有钱让过河,无钱也给摆渡,从不计较,但就是不让驴子上筏。就这样,娘俩以摆渡为生,苦渡日月。

转眼邱祖长到十九岁,九月初三这一天,邱祖娘病了,躺在床上说:“儿啊,娘有点不舒服,今天你自己摆渡吧,可别忘了,人过河,好交情,驴过河,不放行啊!”邱祖记住娘的话,把娘安置好,自己上河了。这天,来往的人特别多,邱祖一人摆渡,非常劳累,送完最后一船人,刚想歇歇,对岸有人又喊:“船家,把船划来,俺过河哩。”邱祖一看,是个干瘦的老头儿,骑一头毛驴儿。邱祖将船停在河中,心里想着娘的交待,不能让驴子过河。这时,那老头下了驴,扬手往驴头上一拍,那驴变成了一张纸,老头把纸一叠,装了起来。邱祖一看,没驴了,把船划了过去,老头上了船。邱祖感到很奇怪,眼直盯着这老头。筏子撑到对岸,见那老头把纸展开,一吹,又变成了一头驴。老头骑上要下船,邱祖想起娘的话,上前一步抓住了驴尾巴。驴一跳,邱祖没抓住,只揪下一撮子驴尾巴。邱祖又要去抓,驴一惊,那老头一晃,只听”叭”一声,两块檀木板掉到船上,断成四节,有两节正好掉在船帮上,一头支在岸边。那老头顺着搜木板下了船,倒骑着毛驴,仰天一笑,走了。

邱祖捡起留在船上的两块檀木板和拽下的那撮驴尾巴,非常纳闷。用檀木板击打,声音很清脆。他又拿起那撮驴尾毛,做了一把弓子,用竹筒当琴简,成了一把弦子。他掂着弦子,拿着木板就回家了。

到了家,娘问:“儿啊,今儿回来怎么这么早?” “您身体不舒服,河边也没人了,我就提前回来了。” “你手里拿的啥?” “这是我自己做的弦子,还有两块木板,娘,您听我给您唱个曲子吧。”说着,他就一边拉弦子一边唱,还击着那两块板,很好听。唱着唱着,他娘感到浑身轻松。又唱了一会儿,他娘的病全好了。娘感到奇怪,就问是怎么回事。邱祖把刚才发生的事讲了一遍,邱祖娘听完后说:“儿啊,这回可好了,你知道刚才那骑毛驴的是谁吧?那是八仙张果老啊,咱们快到河边去找他!”

邱祖到河边一看,河水干了,筏子也漂走了,再也没找到张果老。张果老丢下的那两块檀木板留在筏上,被船家当作了船板,邱祖拿上岸的那两块则做了一副唱曲击节用的简板,因为是从船上捡的,所以叫:“简(捡)板”,驴尾做了一把胡琴的弓子。因为是拽下来的,所以用它拉的弦子称“坠琴”。从此,邱祖不再摆渡了,靠又拉又唱卖钱过生活。

后来,邱祖唱到昆仑山上,又遇到了张果老,并拜他为师,修身养性,成了神仙。邱祖唱的曲调传下来,叫做“坠子”。直到现在坠子还是用坠琴和简板伴奏。坠子艺人过河不交摆渡钱就是因为坠子祖师曾经在船上留下了两块板。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png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