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河南拯救曲艺可以走"超女"模式

日期:2011-12-02 21:54:36 作者:记者盛夏 信息来源:新浪博客君临天下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民间文化中有一个大块头——中国曲艺,共有400多种。中国曲艺里也有一个大块头——河南曲艺,河南拥有和流传的曲种有54个,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和三弦书,是最具河南地方特色、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曲种。中国曲协曾命名南阳市和宝丰县为“中国曲艺之乡”,平顶山市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一个省拥有三个“曲艺之乡(城)”,全国屈指可数。
  无论是全国的400多种或是河南的54种,状况如何?“岌岌可危!相声和小品有限的市场号召力,挽救不了曲艺艺术的日趋没落。”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姜昆说。
  我们的曲艺人一向对曲艺十分自信:中国曲艺艺术源远流长;曲艺说唱是一切文学和表演艺术的根;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民间说唱艺术的延伸,曲艺艺术,对哺育培养未来的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说的没错,但是“光荣与梦想”都解决不了曲艺现实的生存问题。姜昆曾十分明智地反思:曲艺简单化的表现方式不应该改造吗?世界上制作不精良的东西,哪个能赢得市场?传统的曲艺艺术不应该包装吗?世界上包装不好的东西,能卖得出价钱吗?曲艺艺术不应该打造自己的推广平台吗?人家有了推广平台,就推出了“超女”,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最有名!曲艺得服这口气才行。
  远兜近转地回来,这样大的命题,具体到河南,具体到我的笔下,是对河南最具代表性的四大曲种尽可能简洁明了的溯源、对其现实生存状态的理性实录,其间有一群人曾经流光溢彩,现在日趋边缘。有数百年历史的四大曲种老了,它的传承者与其FANS(粉丝)们都有了年纪,他们依然很土气,泥呀水呀一路走来,骨子里的草根性不可改变,但是我们需要记住他们,记住这曾令我们的父辈和祖辈上了瘾儿断了魂儿哭过笑过的东东。
  2006年2月的某一天,坐在河南省歌舞剧院曹永安(民乐大师曹东扶先生之子)先生清简的客厅里,他指着灰蒙蒙的窗外说:“看那座老家属楼,里面的老太太年轻时一上台一亮相,上千人鸦雀无声。现在好些年都没演出机会,老了,门都出不了,今年不说明年的事。你要想写,赶紧写。”
  张恨水先生曾说:“天桥(北京民间曲艺汇聚地)没有宫殿山水,没有珍珠宝贝,就靠艺人们的一张嘴、两只手、一双脚打出天下,吸引着无数的观众。”这个天下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消失了。
  写一个消失的“天下”,手握的是一把苍凉!
  邓州场景
  曲友春夜沉醉的弹唱
  2006年4月6日,晚8点半,南阳市邓州老城,细雨微寒,邓州的曲友骑摩托车把我带到一条小街上,临街是上铺板的老式店铺,前店后家,从店里穿过一扇小门,是个小院,院后雕花的两扇木门内,一室素色沉黯的家具,几个曲友正调弦弄筝。主人叫马庆萌,回族,生意人。曲友宋光生,民乐大师曹东扶先生的学生,以教筝为生。曲友刘先锋,西服革履,邓州的曲协主席、邓州市志办党委书记,其间唯一稍带官气者。
  一筝、一琵琶、一三弦,伴奏者居于右,演唱者持檀板居于左,马庆萌唱了一段《林黛玉悲秋》,打着檀板,头微低,眯上眼,品着唱,曲词典雅曲调委婉缠绵,伴奏者神情端然穆然。刘先锋右手手指在茶几上击节,左手把玩一支未燃的烟卷,随身带的小录音机马上打开了。
  又几个曲友唱罢,刘先锋拿起檀板,唱了一段《春景》,中间笑着停顿了两次,曲罢问其原因,他答:伴奏者演奏时有即兴的成分,变化大,吸引了我,竟忘了唱了。
  曲友演唱时我到院子里站了站,这是个寂静的春夜,听这些总觉得恍惚迷离,像别院隐隐传来的箫鼓,再细听,隔壁人家电视机的音乐强横地插入了。回到室内,音乐和歌唱构建了另一个世界,超越混乱粗糙的现实,是一种更细致更感伤更缓慢的人生,而参与者自有一份端凝的骄傲,一份淡定和从容。
  笙管总是悠扬,改变的是参与者的数字。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邓州(原名邓县)全县有一千二三百个曲友,县城里有六七十个曲友,仅小东关(现名团结路,长约300米)就有茶馆10多家,盛夏夜晚、节日街头,到处都能听到曲友的弹唱声。现在邓州城里曲友只有20多个,乡里已没几个,曲友多为五六十岁以上的人,五十岁以下的人不到10%。
  据南阳市群众艺术馆老馆长李长溪先生讲,南阳13个县市中,东部5县大调曲子几乎完全消失,邓州和淅川两地最活跃,但在淅川,连唱带伴奏者也只有50多个曲友。
  大调曲子的萎缩是南阳曲艺萎缩的一个剪影。据南阳市著名曲艺作家阎天民介绍:“曲艺之乡”南阳有20多个曲种,2300多篇曲目。最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专业和半专业艺人有2000多名,现在专业团体只剩下一个南阳市曲艺说唱团,几十个专业演员。
  南阳破冰拯救”不可能的任务”?
  大调曲子又称鼓子曲,已有500多年历史,许多曲目是戏曲剧目的先导。早在上世纪20年代,这一古老的曲艺形式便受到一些知识分子的关注。河南大学教授张长弓先生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寻曲觅谱,编书撰文,1948年8月出版了《鼓子曲言》一书,这是我省最早研究大调曲的专著。他认为“鼓子曲初见于开封”,至于何时传入南阳?据老一辈曲友传说,清乾隆年间黄河决口成灾,开封的一些曲友逃往南阳一带,才传入南阳。
  鼓子曲传入南阳后,吸收了山、陕、川、鄂的一些小曲和戏曲声腔,从内容、形式、曲目到音乐诸方面均得以长足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调曲子。上世纪30年代后,大盛于南阳。
  大调曲子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古筝、琵琶、檀板,以此为主,可以加入月琴、扬琴、洞箫、二胡、软弓京胡、坠胡、铜盅、茶盅、月鼓、木筝、吹铜钱、八角鼓等,是以弹拨乐器为主的诸种乐器之综合。
  在河南四大曲种中,大调曲子不同于另外三个曲种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非职业性。“大调曲子的最优秀人才几乎全是非职业性的,他们以曲会友,自娱自乐,不以此谋生。”河南省艺术研究院曲艺史专家张凌怡先生说。
  1956年以后,南阳各县相继成立了专业曲艺团、队,出现了第一批专业演员,绝大多数是女演员,采用站唱、对唱等新的演出方式,形成和曲友(以男性为主)完全不一样的演出模式。1964年前后,南阳
  
  有专业演员、伴奏员70多人。专业演员中胡运荣与栾川县说唱团王小岳(后成为河洛大鼓的领军人物)合演的大调曲子《二嫂买锄》曾参加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北方片)观摩演出,获演出一等奖。曲艺作家队伍也是蓬勃发展,袁清岑、兰建堂、阎天民、李文武、曹刚林等是其中骨干。
  需要指出的是,专业演员出现时,曲友也从未停止活动。1964年前后,曲友的数字要远远大于专业演员。
  1980年代以后,中国曲艺整体进入了坚冰时期。“问题很严重,形势很严峻”,曲艺界溃不成军。全市全省全国的曲艺汇演不再搞了,演员出不了名也拿不到奖,评高级职称更是难于登天。
  曲艺作家搞创作没了园地,作品出不来。原来从《人民日报》到各级报纸都有曲艺作品园地,现在全国只剩了一本薄薄的《曲艺》杂志,每期发五六篇曲艺作品。
  坚冰时期的南阳曲艺人也做了许多努力,南阳市说唱团是全省仅存的几家曲艺团体之一,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罗扬先生曾先后3次到这个团视察,并为南阳市曲艺厅题写了门额。数十位演职员上山下乡,从伏牛山到桐柏山,踏遍了他们的足迹。“很艰苦,每年演出350场以上,农村演出占60%还多。”团长朱国明说。
  2002年10月,南阳市政府拿出专项资金60余万元,对南阳大调曲曲词和板头曲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建立了板头曲音响资料库,制作了光碟,完成了八卷本600多万字的《南阳曲艺作品全集》,其中前三卷是大调曲子曲词。著名作家二月河评价说:“功德无量,如果不收集,这些东西三五年将会失传,想收集也收集不来。这套书相当于康熙年间的《图书集成》。”
  2005年,南阳市在邓州举办了首届“大调新韵”大赛,300多人参赛,业余演员占了90%,小到4岁的孩子,大到81岁的老人,有的则全家上阵。“当时发文件要求节目不超过3个,但大家都准备了五六个节目。”南阳市群艺馆副馆长鲁紫慧说。民间涌动的对大调曲子的深情喷涌而出。邓州曲友宋光生的两个孙子都得了金奖,马庆萌也得了银奖。这个地级市的比赛惊动了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她担任评委,认为一个地级城市组织如此规模的比赛,是全国第一家。
  刘兰芳感叹说:“在这里,我看到了民间蕴含的潜力。曲艺首先得有群众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有了观众,就有了生存的土壤,就有了发展的潜力。”
  □记者盛夏文图
  在河南四大曲种中,大调曲子不同于另外三个曲种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非职业性,其最优秀人才几乎全是曲友。2006年4月6日晚,在南阳市邓州老城,一群曲友为记者进行了一番表演。
  邓州老街上的这些茶馆,当年是曲友云集的地方。
  如今,曲友多为五六十岁以上的人。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