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坠子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
形式。从清代末叶
开始,两个曲种的艺人逐渐合流,在
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特别是莺歌柳的伴奏乐器小鼓
三弦被改制成坠胡以后,改弹拨乐器为
弓弦乐器,伴奏旋律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促成唱腔音乐的重大变革,"溜腔"(俗稀"哼弦子",起腔之前使用)的使用就是曲型成熟的表现。新的唱腔和
音乐结构的出现,是河南坠子形成的标志,其时约在l900年左右。
形成过程
河南坠子在形成过程中,以新鲜活泼的
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和
山东大鼓艺人参加到改革创造的行列中来,使河南坠子增加了大量
曲目,丰富了演唱技巧,促使这一新兴曲种日益
成熟,并迅速流传到邻近的山东、
安徽。
民国初年传入
北京,20年代传入天津、
上海、沈阳,30年代传入兰州、
西安,40年代传入
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成为
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辛亥革命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已知最早的一批女艺人为从
开封相国寺出道登场的张三妮和尹凤宝等。她们的出现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男拉女唱或男女对唱的方式。1913年,河南坠子出现了第一个女演员张三妞,随后又出现了乔清秀、
程玉兰、
董桂枝3位名家。女演员的出现,促使河南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不久河南坠子即传入京津等大城市,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
兴盛时期
1930年以后,河南坠子进入兴盛时期,在天津形成了乔、程、董3大唱腔
流派。乔派以
节奏流畅、吐字清脆、唱腔悠扬婉转见长,称为"小口"或"巧口",程派以
曲调朴实明朗、唱腔圆润见长,称为"大口",董派以板眼规整、唱腔含蓄深沉见长,称为"老口"。女演员的出现使河南坠子的表演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