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喽,年轻人都不愿再学这东西,眼看我们这帮老头子去了,这纳西古乐就要失传喽。”
在丽江的纳西族古乐音乐会结束后,看着十多个已是风烛残年的颤巍巍的老头子,我品味着他们中的一个对我说的这番话,着实令人伤感。
文化的流失,文明的灰飞烟灭,从来就是一件让人扼腕的事。人类的文明绵延至今生生不息,文化在一代代人之间的传递居功至伟,一个得不到文化传承的民族,其结局若不是如南美的玛雅部落一样突然消失,便是被异族入侵、同化。
我们至今仍学习孔夫子的思想,至今仍然背诵着唐诗宋词,这便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就是让一个民族团结起来的力量,中华民族能在经历水深火热的考验后,历经数千年,成为还能存留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文化的传承给予了人们力量,人们在这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汲取力量,顶住了一次次的外族入侵。而文化传承的强大力量,更是使历史上入侵中华大地的外族,最终都成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然而,文明、文化的传承就如同接力跑一般,一棒紧传一棒,就有机会奋勇向前;一旦掉棒,却是满盘皆输。话说回来,如今中国的民间文化、民间技艺的没落乃至失传,又何止一个纳西古乐?捏泥人的,做面具的,制风筝的,搞竹艺的……甚至一个有多年历史的剧种,如今只剩下一个传人。而事实上我们华夏文明最博大精深的中医,都在走向衰败。有经验的老中医甚至拿不到合法行医执照,而年轻的中医因为无耐性熬成出色的老中医。索性改开西药。
一个遗弃自己文化的民族,最终是否真的会被现代文明所遗弃?有人说,社会在进步,那些民间文化、民间工艺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而被淘汰,而新的文化涌现,是一种自然的进化;有人说,不把目光朝前看,在这社会飞速发展的年代还老想着那些旧玩意儿,是过于恋旧,是前朝遗老的心态。
我迷惑了:难道任文化自生自灭,就是最好的传承?一个个鲜明的民族最终被同化成一个民族,还真是成了孙中山先生的“天下大同”了,但那是怎么样的一种大同?我很能理解丽江的年轻人都不愿再学纳西古乐:民间文化、民间技艺甚至不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政府不支持发扬民间文化的话,他们为了生存,也不得不舍弃。文化的传承或许远没眼前的温饱现实。
我真的迷惑了。我们的民间文化,何去何从?站在生存与文化传承的岔口,向左走?向右走?也许我最后会在痛苦之中选择生存,但那位纳西族老人最后的话在我心中挥之不丢:“我们这群人,每年走一两个,很快就没人再懂鼓捣这些乐器喽!”伴随着那伊伊呀呀的乐器声,昏暗的烛光如同十几个老人的生命在扑闪扑闪着。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