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谈“说书” 乡村岁月说书人——吕武成 乡村岁月说书人李健/文“说书”,又称“河洛大鼓”是黄河两岸民间一种以说唱为主的传统曲艺。七十年代,说书最受庄稼人的欢迎。农闲冬日或夏夜,说书艺人借一桌一椅,左手持两块半月形“鸳鸯板”,右手敲击颤悠悠的三腿捆绑架 2024-03-27 23:29:5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快板类脚本 “好” 儿媳 快书小段 东风厂有个刘月夫, 他在厂里当干部。 最近厂里分楼房, 分配他一套新住屋。 搬家时有不少同志来帮助, 七手八脚紧忙乎, 这个说:刘主任,这个箱子放在哪? 那个说:刘主任,这个衣柜放哪处? 主任他心里早有谱, 指手划脚作部署 2012-05-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快板类脚本 智擒美女蛇 山东快书 春季里,气象新, 春风送暖花似锦。 文明街有文明储蓄所, 储蓄所和储户心贴心。 这一天,出入的储户真不少, 络绎不绝来光临。 有的到此来取款, 有的是来把钱存。 储蓄员热情来接待, 紧张快速、有条不紊、 态度温和又可亲。 这 2012-05-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快板类脚本 接老婆 快板书 张家湾儿的张二哥, 出门就推自行车, 推了两推没推动, 一看是车子上着锁。 她这么着急是为何? 听我慢慢对您说。 原来他老婆到集上买山货, 他要到集市接老婆。 可他出门被人拽去干点活, 把接老婆这事给耽搁, 心里急他才忘了开 2012-05-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快板类脚本 一见钟情 快板书 说有位姑娘她姓潘, 模样长得赛天仙。 樱桃小口高鼻梁, 柳叶弯眉杏核眼, 元宝的耳朵分左右, 上宽下窄瓜子脸, 乌黑的头发如墨染, 弯弯曲曲披在肩。 不高不矮中等个, 红色旗袍身上穿, 苗条身材真优美, 皮鞋跟高二寸三。 二十三岁 2012-05-0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家协会 曲艺家协会获奖情况 1.1980年12月,中国曲协《曲艺》杂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全国优秀曲艺短篇作品评奖,我省孔祥荣的《井台会》(河南坠子)获二等奖,李克定的《拔牙》(单口相声),周同宾的《三考新郎》(三弦书)和荆留套的《送红花》(河南坠子)获三等奖 2012-05-0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家协会 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大事记 【1980年】 4月29日,河南省第二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曲艺界代表牛运仓、刘宗琴、赵铮、张凌怡、兰建堂、范乃仲、窦荣光当选为省文联委员。 5月6日至8日,河南省第一次曲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 2012-05-0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动态 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大事记 【1980年】 4月29日,河南省第二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曲艺界代表牛运仓、刘宗琴、赵铮、张凌怡、兰建堂、范乃仲、窦荣光当选为省文联委员。 5月6日至8日,河南省第一次曲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 2012-05-0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五味俱全》——马志明、谢天顺 马:这儿演出哪? 谢:哎,今天是相声专场。 马:认识你。 谢:是啊? 马:姓谢,叫谢天顺。 谢:对,是我。 马:是吧,啊? 谢:是,是,是。 马:著名相声演员。 谢:咳,够不上。一般演员。 马:谦虚,谦虚,哎,谦虚。挣多少钱? 谢:哎,嗯? 马:反正你有钱。 谢:挣多少钱?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虎口遐想》——姜昆、唐杰忠 姜: 唐杰忠同志,问您一个问题。 唐: 什么问题? 姜: 您摔过跟头吗? 唐: 你指的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姜: 还什么工作生活,就是平常走道儿没留神。叭喳!狗吃屡,嘴啃泥,大马趴,倒栽葱! 唐: 嚯!哪儿有摔这么厉害的? 姜: 前些日子,我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夜行记》——侯宝林、郭启儒 郭: 这回我说段相声。 侯: 哎,我最喜欢听您的相声。 郭: 哦,这么说您常听啦? 侯: 最近老没听啦。 郭: 您不是爱听吗? 侯: 爱听是爱听啊,剧场里这限制受不了哇。 郭: 剧场里头儿有什么限制呀? 侯: 头样儿说,不让抽烟我就受不了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西江月》——马三立、王凤山 马:看见没有? 王:啊? 马:看见了吗? 王:看什么? 马:这就是观众对演员的爱戴。 王:可不! 马:演员要对观众(的)尊敬,为什么每个演员上台要鞠个躬,敬个礼啊? 王:啊? 马:得罪谁了?赔个不是? 王:没有。 马:不是,这个欢迎你们来,向观众问好—&mdas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太平歌词》——马志明、黄族民 马:这个相声啊,讲究是四门功课。 黄:哪四门功课? 马:说、学、逗、唱。 黄:没错。 马:今儿我呀,给各位唱一回。 黄:嚯!你唱一回? 马:我唱一回。 黄:你唱? 马:啊。 黄:你唱什么呀?你唱京剧,来段评戏,要不也来个流行歌曲?你会唱什么? 马:你说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大保镖》——马志明、黄族民 马: 你看无论干哪一行,哪一业,都得有个好体格。 黄: 哎,身体得好。 马: 看我身体怎么样? 黄: 你这身体呀,你这身体就一般了。 马: 啊? 黄: 差点儿。 马: 知道我干吗的? 黄: 这我可不敢说。 马: 练家子。 黄: 什么您哪? 马: 练武的。 黄: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论拳》——马志明、黄族民 马:咱们这个《曲苑杂坛》的节目, 黄:啊 马:是丰富多彩。 黄:对 马:有说的, 黄:嗯 马:有唱的, 黄:有 马:有练的,有变的。 黄:是是 马:知道我干什么的? 黄:这不敢说啦 马:练家子! 黄:练家子? 马:武术、拳术,跟你说这个不懂啊 黄:怎么不懂! 马:你不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数来宝》——马志明、黄族民 马:这个相声,曲艺形式之一啊。 黄:对。 马:曲艺哪,又叫"什样杂耍"儿。 黄:哎,有这么叫的。 马:杂耍吗, 黄:嗯。 马:耍、弹、变、练。 黄:嗯。 马:说、学、逗、唱。 黄:什么都有。 马:我最爱唱。 黄:哦,您还喜欢唱? 马:不过"干唱"我可不唱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练气功》——马三立、王凤山 马:有几位老观众啊没买到前排的票,很不高兴。 王:哦。 马:别解,前排后排都一样——看曲艺不分前、后排;如果要是看戏,看戏,买前排——得看,看看人家表演、眼神、动作,唱花脸的看看人家脸谱……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情绪与健康》——马三立、王凤山 马:我来介绍一下——我叫马三立,他叫王凤山。我们两个人很少有这个表演的机会,因为岁数大了。他在曲艺团当老师,我在曲艺团当顾问……实际上也没人顾没人问。今年七十二岁,明年就终点站—&mdas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情绪与健康》——马三立、王凤山 马:我来介绍一下——我叫马三立,他叫王凤山。我们两个人很少有这个表演的机会,因为岁数大了。他在曲艺团当老师,我在曲艺团当顾问……实际上也没人顾没人问。今年七十二岁,明年就终点站—&mdas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偏方——马三立、王凤山 马:外国人最钦佩咱们的医学! 王:是啊? 马:很多外国人要学(音xiáo)咱们中国这个针灸科吗! 王:奥! 马:针、针灸懂吗? 王:针灸,扎的。 马:哎,扎针那个,外国人大夫也有治病的,他扎针他不是这个!他那是什么扎针呢? 王:啊? 马:一个玻璃管,一个针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单口相声《日遭三险》——刘宝瑞 我今儿说这段笑话啊,这不是现在的事情,多咱的事情?清朝。清朝啊,甭管什么年间啦,在这个玉田县呢,新上任一个知县。这个知县没到任的时候啊,在这个县衙门里头,三班衙役大家都提心吊胆。为什么呀?那个社会,一说新来个官儿,得!他要带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讲帝号》——侯宝林、刘宝瑞 刘: 这个相声啊,就得逗笑。 侯: 我说刘宝瑞同志。 刘: 哎。 侯: 我听说您这学问可不小。 刘: 我! 侯: 您这个相声演员,那真是不简单哪。 刘: 咳! 侯: 可不简单! 刘: 我有什么不简单的,您别那么说,没什么! 侯: 您哪,您这是谦虚,客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拴娃娃》——马志明、黄族民 ⒈马:比如说,有人给我送信儿来了,说黄族民住院开刀,大出血。 黄:我什么毛病我就大出血? 马:你痔疮犯了。 黄:嗨……你瞧我得这病! 马:这我得去啊,而且去不能白去,我给带点东西,送两条你爱抽的烟,再炸 那么一罐子辣酱&h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报菜名 单口相声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 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 ,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 ,晾肉,香肠,什锦苏盘, 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 罐儿野鸡,罐儿鹌鹑, 卤什锦,卤子鹅,卤虾 ,烩虾,炝虾仁儿,山鸡, 2012-05-0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动态 河南曲艺大事记(建国后) 1949年 1月31日,开封市组织河南坠子艺人及琴师赵玉凤、徐宝红、韩宗东、薛永祥等赴商丘,为淮海战役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作慰问演出。演唱了《解放开封》、《解放徐州》和《王大娘做军鞋》等节目。前委领导刘伯承、邓小 2012-04-28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传统相声《八猫图》文本 八猫图 乙:这回我说一段相声……甲:(唱岔曲)春至河开,绿柳时来……乙:这位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丙:(用嘴弹过板儿)乙:嗬,还带着弦儿来的。甲:(接唱)梨花放蕊 ,桃杏花开,遍地芽土内埋&hell 2012-04-08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