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铙

日期:2012-07-04 21:52:58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曲艺志河南卷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又称铙子书、弦子书。因用小铙(即单页小铜镲)击节伴奏而得名。主要流行于豫东南信阳、固始、沈丘、郸城、周口一带。以沈丘最盛。
据固始县小铙盲艺人司成安(1933-)口述:小铙于明未清初起源于豫东南及安徽阜阳一带。为一人拉二胡,一人敲击小铙对唱,拉二胡者主唱。因有弦乐伴奏,又叫弦子书。另据沈丘县小铙艺人张志坤口述:清光绪年间,信阳、固始一带有一种用三弦或嗡子(即二胡)伴奏,一人敲击小铙演唱的铙子书,于民国初年传入沈丘之后。随着河南坠子在沈丘的盛行,小铙艺人以坠琴取代了三弦、嗡子,并吸收河南坠子的【十字韵】、【七字韵】、【五字坎】等唱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铙唱腔。即【平腔】、【慢铙腔】、【快铙腔】、【反调】、【散腔】、【收腔】等。民国二十一年(1942),河南省遭大旱,小铙艺人为多得收入和行艺方便,便放弃伴奏,以自打小铙的单档演唱形式行艺,他们走村串户或在集镇码头撂地演唱。不拘场合,或站唱或坐唱。演出时,左手托小铙,铙心向上,右手持竹筷击铙,打闹场以吸引听众,然后以长长的“哎”声起腔,念开场白,再转入正书,有说有唱。唱时将竹筷交于左手,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小铙的边沿,放于胸前,竹筷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铙心斜向下方轻轻叩合,击打节奏,右手做手势表演。小铙上所系红绸带,随着小铙的上下叩合也为之上下飘动,优美、洒脱。艺人们称之为“怀中抱月”。此外,还有“裹铙”和“收铙”的演出习俗。裹铙也叫”叠铙”,即在全书演唱结束时,用红绸带把小铙上下缠绕起来,暗示终场。收铙是演唱中间暂时停顿或休息,艺人则把铙心向上,微微上举。此习俗一直沿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
民国前,小铙的曲(书)目多以短篇为主,如《失宫段》、《鸳鸯扇》、《十八个闺女吊孝》、《妓女告状》等。民国后,移植河南坠子及大鼓书的中、长篇较多,如《回龙传》、《刘墉私访》、《薛仁贵征东》、《月唐》、《大宋金鸠记》、《雍正剑侠图》、《小八义》、《红城传》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小铙在沈丘较为繁盛,艺人李元星、孟广兴、侯元兴、程水堂等都有较大影响。同时还出现了谢元荣、韩小红、李明珠等女艺人。谢元荣嗓音嚓亮,采用高腔唱法,唱腔遒劲有力,激越奔放;韩元荣嗓音浑厚,采用低腔唱法,唱腔婉转抒情:张志坤唱腔细腻委婉,以演唱《鸳鸯扇》、《风雨十年》等小段见长;刘明荣唱腔朴实雄浑,则以演唱《刘公案》等大书弛名。他们不仅在沈丘一带演唱,还经常到周口、郸城一带行艺。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安徽霍邱县叶集镇的小铙艺人司成安落户于固始县城关,他于民国二十五年(1946)份拜叶集镇的小铙艺人张小泉为师学唱小铙,迁居固始后便以此为生,曾行艺于商城、潢川及湖北麻城等地。他演唱时白拉二胡,把小铙缚在腿击打节奏,唱腔与沈丘县的小铙相同。常演曲(书)目有《六女剑侠图》、《老少八美》、《杨家将》、《薛丁山征西》、《五虎平西》等大书,龙以《十把穿金扇》最为拿手。
中华人民井和国成立后,小铙艺人多弃艺务农。加之演唱形式单调,后继无人,渐趋衰落。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仅有沈丘县张志坤、尉迟君等几位老艺人健在,但也都不再演唱。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