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

日期:2012-06-10 21:49:43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曲艺志河南卷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俗称落子、呱哒板、莲花闹、落子书、七块板、过街调、顺口溜、外八撮等。流行于河南全省。

莲花落最早为僧人募化时所唱的警世歌曲,后渐被乞丐乞讨时所唱。明初朱有墩的杂剧《曲江池》中,有用〔四季莲花落〕曲牌演唱郑元和落魄的情节。明清之际,丁耀亢所著《金屋梦》第十四回中,也有东京汴梁街头打莲花落的描写。

清咸丰、同治年间,豫北延津、范县、台前,豫东鹿邑一带乡村,莲花落活动时有所见。

艺人有李茂长、申法兰、侯喜文等。艺人演唱莲花落时右手拿莲板(两块长竹板),左手拿五块系在一起的小竹板(称节子板)击节,故又称“七块板”。光绪年间,卫辉府、汴梁(今开封)城乡均有莲花落演唱。演唱者无固定脚本,多见景生情,即兴编词演唱。如某家卖酒掺水,他便直接嘲讽:“出了门,下正北,碰见一个沙古堆,古堆顶上一座庙,庙里立着一通碑,碑帽二龙把珠戏,碑座压着一只龟。问龟犯了什么罪?卖酒掺水把心亏。”遇店铺或卖吃食者,首先赞其手巧货好,生意兴隆,如:“掌柜的,是好人,财源滚滚流进门,明聚金,暗聚银,三年积个聚宝盆”。如若不肯施舍,转脸即行辱骂:“吝啬鬼,心肝烂,坑东骗西子孙断。盖高屋,拓宅院,光养闺女不嫁汉”等等。基本唱腔有数板和唱两个部分。唱词多为“三、三、四”的十字上下句,也有七字上下句的,多用花辙。有的艺人为求施舍,先跪在大街上“叫街”,即边用砖头拍击胸部、背部,边哀嚎,如无人施舍时,便用大针穿鼻、用菜刀割睑,直到见血,谓之“破脸”。

民国以后,河南境内军阀混战,贫苦百姓以莲花落进行乞讨者日益增多,他们为了吸引观众,击节乐器的使用也有所不同,有的将五块小节子板变为一尺长的条形带齿竹板,演唱时,将带齿面上下拉动莲板上端横面,发出连续的“哧哧”声响,以减少竹板的单调感;有的将竹板改用系钢铃的两块牛脾骨击节,双手摇动,叮当作响;有的还用竹片做一响器插入鼻孔,边吹边唱,并加上一些武术套路,众称“武莲花落”。南阳社旗、唐河、邓县等地的艺人还联合起来成立自己的组织“花子会”,并制定严格的行规。选出若干花子头,教唱莲花落。花子头常挎一箩头为标志。又叫“篓头”。著名篓头有桐柏平氏的刘合辉、邓县的老姬、老牛、老梁,南阳的马邦才等。常率弟子为乡间婚丧嫁娶义务演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兰考的莲花落艺人亚麻江还以当地土匪戴秋洋与日兵交战为背景,编唱新词,借以鼓舞人民斗志。他的词编得快,内容新,嗓音宏亮,百十句唱词一气呵成。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莲花落演唱队伍日益扩大,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艺人。如台前县的李思传,杞的朱秀山,唐河县的小花,项城县的傅作挺,中牟县的张二保、冉五腊等,并出现了女艺人。如兰考县的张四妮,中牟县的段铁妮等。这一时期莲花落的唱腔趋于定型,如〔过街调〕、〔站板腔〕等。演唱内容也有所突破,从早期的即兴编词演唱到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固定曲目,如《煎年糕》、《拿跳蚤》、《吃嘴媳妇》、《摔镜架》、《黑妞传》、《快嘴李翠莲》、《王金豆借粮》、《吕蒙正叩窑》、《鞭打刘丁生》等。有的艺人还唱长篇大书,如《三国演义》、《响马传》、《五女兴唐传》、《大八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街乞讨的莲花落艺人逐渐消失。1980年后。在一些城镇集市,卖老鼠药或做其他小贩生意者偶尔还用“莲花落”的演唱形式作广告宣传,借以推销产品。至1985年,信阳、桐柏、社旗、叶县、哪陵、宁陵、鹿邑等地还有半职业艺人从事莲花落的演唱活动。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png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