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动俺的河南坠子!
这几天有时间,把论坛的帖子看了几篇。感触颇深。
我家住豫东。小的时候,也是经常听到河南坠子和大鼓书。村里有个唱大鼓的,好象 叫四海,但是在自己村里唱的不多。外地的也有。主要唱大鼓书(大鼓,鼓板或一对铜板,铜板半月形,就象山东快书用的。个人感觉应该铜板是大鼓书的正式用具?),敲琴(我们叫敲琴,应该是扬琴吧,一把或两把坠胡,)。坠子(说唱坠子的时候,好象是不用“敲琴”的。只有一把或两把坠胡,有的 时候还用大鼓,呵呵,应该是艺人两种都唱吧,正经坠子是不是只用坠胡?)。
说书的方式很简单。到晚上,架子一支,(现在想来,应该也先和村里的头面人物或大队打过招呼),家伙一打,人自然就聚了起来。在谁家家门口唱,谁主动端来开水。没有什么讲究的。有时候听到邻村里响起大鼓,自然也有人往那里跑。那时候一到晚上,非常宁静,除了鸡鸣狗叫自然的声音,或者叫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别的没有什么嘈杂。一个村里放电影或唱大鼓,几个村里都听得见。不像现在,电视阿,音响阿,机器阿,杂七杂八,闹哄哄的。人差不多了,先唱书帽,一个小段,有头有尾。熟悉的艺人有时候还加点荤腥,开几句玩笑。然后是大书。开首是做诗:什么四句为诗,八句为纲,一十六句为。。三十二句。。什么的。(谁还记得,请在论坛里发出来,谢谢)四句定场诗后开书。大书要唱十几个晚上。每个艺人唱的多少有点差别,大概是因为说书的各有师承,口口相传,水平高的艺人有时候自己还要加点发挥。(现在回想那时候的场景,真是心向往之。。。呵呵)
后来生活好了点,有了录音机之后,除了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磁带外,家家都有几本或成套的坠子或者大鼓书的磁带。到合肥上学时,在一个旧货交易市场上,发现地摊上很多大鼓书和坠子的磁带。很是勾起了儿时的记忆。买了不少,回宿舍自己听。才知道大鼓书和坠子是不分家的,象郭永章和朱立忠,都是两者都唱的。安徽北部和豫东口音差不多,流传的乡村艺术也差不多。估计山东交界的和苏北也有很相似的空间。
这两年重新开始听坠子。从论坛里下了不少。然而越来越感到不安。担忧的是,那种原汁原味的传统艺术是不是还能保存下来,还能继承下来。谁来继承?谁来传承?现在听胡中花听韩淑英听陆文芝听莫红梅等人的坠子,还能听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听到从儿时一直以来的那种原始的味道。尤其是张桂银、周春言的大鼓书打蛮船,正经是混合着泥土味道的经典。(估计有些人是听不了的。呵呵,有意见可以商榷嘛)。真是担心这种味道在一些所谓精英人士的鼓捣下,会不会走了味,变了形!浪子兄说的张楷,我偶然听了几段,一开始以为听错了,对着屏幕,睁大眼睛,拉长耳朵,还真的没有听出什么味道来,只是心里非常不舒服,好象被兑水的醋泡了,又好象堵了一团棉花。看来我比老几位还麻木一些,没有到要吐的地步。呵呵。不好听的说,曲苑杂坛就是一个大粪坑,在创新的名义下,多少好玩艺被糟蹋了。就是郭德纲说的,你话都说不利索,你教我怎么说相声!呵呵。至于北京流派的几位老艺术家,说两个字,就是“精致”。也是北京的风土使然。和现在河南的坠子已经隔了一层纸了。但骨子里还流着原始的血液。传统相声武坠子里一段小寡妇上坟,风韵不减,只是修饰到了高雅的地步。
其实我并不绝对反对坠子的进步。任何艺术都在改进。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自然的发展。早期的老艺术家文学水平不是很高。说书只是一门手艺。师徒口口相传,难免有许多谬误之处。唱词也有重复、拉杂等现象。现在的艺人,水平在提高,艺术在进步,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宽松,以及广大爱好者的关注和努力,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步。改是要改。但是小改不是大改。风味不能变,根子不能丢。什么时候把根子丢掉了,这个艺术也就没有了。(真是大白话阿,也是大实话!呵呵)
河南坠子来源于乡村。扎根于民间。发展也在民间!
我相信,河南坠子、大鼓书以及其他民间传统艺术是有前途的!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