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谱例上标注的数字即为陆四辈所谓的琴书“四大腔”即转四个“腔弯儿”的分句。琴书具有的“腔长词疏”的音乐特点,被承袭在了河洛大鼓的拖腔中,使河洛大鼓的声腔充满了婉转曲折的歌唱韵味。
2、来源于河南坠子的曲调形态
河南坠子是与洛阳琴书同时兴起的一个曲种,因主要伴奏乐器坠琴而得名。“民国”初年时,在豫西一带兴起、由琴书改唱大鼓书的艺人们,发现坠子的伴奏乐器—坠胡的音量很大、音色独特、携带方便,十分适合行艺,于是吸收坠胡加入其伴奏,弥补了只有钢板和大鼓伴奏而缺乏旋律伴奏乐器的不足。第二代艺人张天培还吸收了河南坠子唱腔及过门的音乐,创造了一种坠子口二八板唱腔,深受群众的欢迎,被称之为玉林板<⑧>,使河洛大鼓的音乐曲调进一步丰富。我们将河南坠子<三腔四送>中的过门音乐和河洛大鼓《包公访太康》垛字板的过门音乐相比较,可看出二者音乐方面的关联及变化。
谱例2河南坠子<三腔四送>《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第901页
谱例3,河洛大鼓《包公访太康》垛子板的过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第1596页
以上两个过门的音乐在调式和旋律上如出一辙,小节数也是一样的,二者只是音符密疏与节奏变化有所不同。
3.来源于曲剧中的曲调形态
曲剧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方戏曲。此剧种是在河南民间说唱艺术—鼓子曲(洛阳称“洛阳曲子”,南阳称“南阳大调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剧的音乐是由河南民歌小调联缀而成的曲牌体,河洛大鼓音乐的来源是否与曲剧有关就此问题笔者请教了巩义市河洛大鼓艺人尚继业<⑨>,他提供并演唱了《三兄弟哭活紫荆树·直哭的》一段唱腔,这段唱腔的曲调来源于曲剧的《上流》曲牌。
谱例4《直哭的》尚继业演唱、马春莲记谱
以下是曲剧《上流》曲牌的谱例(引自《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第200页)
通过以上两个谱例的对比,可看出《直哭的》的音调尽管有一些变化,但基本音调和《上流》的曲牌是一致的。说明河洛大鼓艺人在表达某些特定情感时,会借鉴自己熟悉的曲剧曲牌音调。两者是否为一种纯粹的曲调借鉴关系?《上流》曲牌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个小调,已成为豫西地区人们熟悉的音乐,至于曲剧和河洛大鼓谁吸收在先,现在已无从考实。但是否可以确定河洛大鼓借鉴了曲剧的音乐表现手法?河洛大鼓与曲剧之间究竟是曲调的直接借鉴还是表现手法的间接借鉴?这些问题都有待今后研究。
4.源于豫剧的曲调形态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中重要的一支。它的兴起时间早于河洛大鼓,而且在清朝中后期已发展成为河南省普遍流行的大剧种。河南人喜爱豫剧音调,河洛大鼓艺人也受此影响,在行艺过程中十分自然地将豫剧的音调融人河洛大鼓的唱腔之中。笔者在与堰师市岳滩镇王庄村的河洛大鼓艺人邓存智<⑩>。探讨此问题时,他将这种做法称为“迎合群众的口味”,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另外有一些豫剧演员改说河洛大鼓,也是河洛大鼓中很多音乐都带有豫剧味的重要原因。但仔细分析其音乐,又不完全是豫剧某一唱腔的音乐。如河洛大鼓《老包夸桑》的[二八板]唱段与豫剧《克敌荣归》中的<二八乱弹]。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