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南曲艺小剧场之现状

日期:2011-12-03 21:12:08 作者:余文光 信息来源:搜孤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河南是戏曲大省,同时又是曲艺大省。我们河南的戏曲茶楼遍地开花,火得很。而曲艺茶楼、小剧场及相声茶馆的发展却不景气,什么原因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思考过、探寻过。并不是河南的曲艺同仁们没有努力过,为之奋斗过。据我了解,十年前开封有位相声演员李仲春先生在他的弟子陈一的父亲资助下,就在开封市西大街路北开了一个曲艺茶社,有相声、坠子、快板等曲艺形式,我也参加多场演出,可是由于经济效益不佳,入不敷出,没几天就关张了。无独有偶,洛阳有泣相声演员箫巍于2004 年3 月份借人家一个歌舞厅,举办了相七茶社认北京、西安、湖北和本省邀来了好多位相声名家,也包括我,只演了四天,人家歌舞厅老板因赔本就停业了。箫巍曾努力过多次,在什么餐馆里、茶楼里都办过相声大会,曲艺小剧场,均为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昙花一现。
      在郭德刚“德云社”的感召下,河南曲艺界的同仁们也不甘心落后,纷纷效仿,于是在郑州,首先有一个叫周业亮的小伙子牵头,联系了一个戏曲茶楼,日场干起了相声大会,范军、于根艺、许五零及我,还有宋爱华都参加了演出,多好的阵容啊,由于不上座,就搁浅了。我这个老相声演员也不甘心落后,经范军同志和省曲协的大力支持下,由我带领众弟子和学生们,还有一部分“郑漂”的相声演员及爱好相声的大学生们,成立了“中原求乐相声俱乐部”,目标是走进大专院校(非营业性),并打算在中州剧院每周举办一次相声晚会(票价不高,工薪消费)。经和中州剧院和《东方今报》 协商,《 东方今报》 负责广告宣传,中州剧院提供演出场地,中原求乐相声俱乐部提供演出人员。协议也签订了,不知什么原因,《 东方今报》 一次广聋也没打过,中州剧院也没让演出一场,最后流产了。
      二00九年在我弟子魏鹏和裴培、徐力等人的搓合下,由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出资办起了“欢喜虫笑料场”,每周末演出一次,河南的相声大腕们都曾参与演出过,不知是郑东新区离城太远,还是投资方只赔不赚的原因,演了十几场,就撒谷了。另外还有一位相声爱好者叫孙爱国,2010 年他与人合作在东大街开起了一个叫“国旭社”的相声园子,据他自己称花费了二、三十万,又租场地、又买桌椅板凳、灯光音响,共有五、六个演员,大概演了十几天,观众只几个人,有时一个没有,孙爱国哭着回平顶山了,后情不详。
      另外,据我所知,西安的相声演员衡小珍于2007 年9 月一次性投资十二万元成立了一个名为“珍友社”的相声俱乐部。三年多来演出场地迁移了5 次,据说搭进去近二、三十万元,至今还不能获利。还有山东济南市的相声前辈孙少林之子孙小林,为振兴其父想当年开创的“晨光茶社”(相声园子),在一位很有实力的企业家的投资下,于2008 年恢复重建了“晨光茶社”,内部设施非常高档雅致,每周演出一次,至今都是免费入场,摇摇欲坠。再说北京,有一位中国武警文工团退休的快板相声名家王双福先生,于2008 年也开过一次相声场子,没多长时间就天折了。外省、市不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不多举例了。真可谓有同行没同利啊!我在想为什么北京的“德云社”及“嘻哈包袱铺”、“东城相声俱乐部”还有天津“众友”、“名人”等相声园子就能天天客满,一票难求,而我们河南省的曲艺茶楼(小剧场)却屡办屡散呢?据我分析有以下两点原因,分别为主观方面的原因和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 、我以为我省这些同仁们的意志不坚,韧性不够。初办曲艺小剧场时的思想准备工作不太全面,有侥幸心理,大多为试试看赌一把的思想或“成了干、不成则散”的态度(我也一样)。这正是河南曲艺小剧场均为没干长、没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
2 、奉献精神不够。这里我指的是演员的演出收益问题,在当今这个经济大潮中,要挣钱挣大钱的想法无可非议,不过曲艺小剧场票价不高,收入了了,挣的不多,个别演员在别处干一场能挣数千元,所以就对小剧场演出不感兴趣了。话又说回来了,就是每场每人发一百元的车马费,恐怕承办方由于收入甚微,也负担不起。真正能为弘扬曲艺事业献身,不为挣钱、一分不要的人太少了。
3 、演员演技不高,阵容不佳。“四梁八柱”不齐(指说学逗唱节目不齐全)加上劳务费的限制,请的多为一般演员和初学者,所以节目质量不能保证,因为是营业性演出,令观众觉得物有不值。所以造成了观众的回头率不高,直接影响了曲艺小剧场的发展。
4 、节目源不足。大家都知道干曲艺小剧场,术语叫“靠地”,节目源得非常丰富,一个演员得会好多段子,而且与别的演员不能雷同,在这方面我省的青年曲艺演员就显得捉襟见肘了。由于会的不多,节目更换不勤,观众看一回两回,还是老一套就不来了。
二、客观原因:
1 、观众不多。原因可能是地域问题,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我们河南戏曲茶楼为什么十分火爆,而北京、天津有没有像我们河南这样的戏曲茶楼呢?不多吧,很难与我省比拟。听说他们有“湖广茶楼”什么的,听的是京剧,而我们河南人听的都是豫剧、曲剧。相声始于北京、天津,是京津曲艺的代表之一,虽说流传河南多年,但观众群体还是不多,就是有一部分人喜欢,在家看看电视,在网上也能看,所以花钱的人就少。
2 、敢于投资的人不多。现在的人很现实,投资一个想挣十个,谁愿意干只赔不赚、收入不多的卖卖呢?由于赢得起而输不起的观念作崇,这也算客观原因之一吧。
      粗浅的分析几点,算是我的独家之言。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决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在我们河南虽说曲艺小剧场目前成功的不多,可是我们河南曲艺界的朋友确实为之努力过,奋斗过、尝试过、摸索过、实践过,我认为那也是虽败犹荣。我想只要大家肯干,总会有一天会干成功的。最近我听说就有几位在郑州的相声演员多处考查,总结别人的经验,己经撒出风来了,非要办一个曲艺小剧场,为咱们河南曲艺界争口气。好!祝他们成功!不多说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奋斗,为曲艺这支小花,能在百花坛中盛开而脚踏实地的工作吧。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