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道情

日期:2012-06-09 11:01:27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曲艺志河南卷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又称道经。因艺人尊奉”八仙”为祖师。传说其伴奏乐器为“八仙”传留,故也叫八仙乐。主要流行于豫西灵宝、陕县、大营一带。、

灵宝道情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根据之一是灵宝县西车村道情艺人索新友家藏的一副明代竹制简板。此板系灵宝周家沟屈寿申祖先的遗物。屈家祖先在明代为官,业余喜爱演唱道情。后将此简板赠于灵宝南营村道情艺人王让群,直传到索新友处,前后大约已用了二百余年。根据之二是灵宝西车村道情艺人李安营(1919-)听其师爷宁润范(1886-?)生前口述,明代灵宝函谷关的古庙会上常有灵宝道情演唱。函谷关南的牛庄村,有个在南京做官的陈凡〔其后代现仍在牛庄),他家就常邀灵宝道情艺人唱堂会。

清初。灵宝的牛庄、岳渡和阎谢一带的官宦、乡绅均喜爱灵宝道情,常编词聚唱于家中,以此消遣自娱。道光年间,出现了半职业性的“乡党班”,即周围邻村艺人们组成的灵宝道情班。他们一般由五人组成。演唱时,围成半圆形闭目端坐,抱渔鼓持简板者坐上首,为说唱的主角。其余各持四胡、洞萧、月琴及碰铃、鼓板等乐器唱奏兼顾。其音乐唱腔细腻丰富,清丽优雅。以曲牌为主,另兼有〔叫板〕、[起板〕、〔落板〕、〔滚板〕等唱腔。曲牌有两大类。即“宫调”类和“梅调”类。[官调〕即欢音,主要表现欢快情绪。其中有[官孩子][紧官调][官飞调]等;〔梅调〕即苦音,主要表现悲苦感情。其中有〔梅孩子〕、〔窜梅调〕、[梅飞调]等。此外,还使用一些特性很强的曲牌,如常用的〔金钱〕、〔挂金索〕、[钉缸〕等。中华民国初期,灵宝道悄艺人借鉴戏曲的锣鼓、鼓板等打击乐器,丰富了该曲种的伴奏音乐,人数增至八、九人、也有部分艺人用道情唱腔演唱皮影戏。嗣后,灵宝道情以皮影道情和坐唱道情两种形式活跃在群众之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未及四十年代中期,灵宝道情盛行,凡有庙会,城乡群众求神祈雨还愿及官绅们操办红自喜事等,均邀请道情班演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为表示庆贺,灵宝、陕县境内的村民们纷纷邀清道情班社唱愿书,促使一大批新道情班社涌现。如西车村班、牛庄班、栾村班、南营班、罗家班等,均有较大影响。

随着灵宝道情的逐步繁盛。以灵宝川口河为界,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地域分支。河东腔分布在磨头、栾村一带,唱腔较缠绵柔和。河西腔分布在罗家、西车、南营、岳渡、牛庄一带,唱腔刚劲、质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促进灵宝道情的继承与发展,1950年县文化局对全县道情艺人进行了普查登记。1954年,县文化馆蔡益民主持组建了灵宝县职业道情组,并对道情曲目、音乐进行了初步挖掘和搜集。1955年,以西车村老艺人为主,吸收其他乡村艺人,建立了职业道情皮影剧团。同年冬,以道情艺人李正满、刘德茂、李安哲、刘新华、刘文成等组成演出组,他们对灵宝道情的艺术作了革新,如改变了闭目端坐的传统表演方式,增加二胡、琵琶、笛子等乐器。参加了河南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因三年自然灾害严重,灵宝道情职业表演团体撤销,艺人下放回乡。但农村半职业艺人及业余的演出活动趋于活跃。他们农忙务农,农闲则组成班社在周围乡村及卢氏、陕县等山区巡回演出。1976年,灵宝文艺宣传队演出了新编道情曲目《公字闸前》,参加了河南省曲艺调演。1978年后,传统曲(书)目开放,灵宝道情营业性演出活动逐渐增多,如西车村的刘金才、索新有等组成的班社便常年营业演出。截止1985年,农村半职业及业余的灵宝道情演唱活动从未间断。

灵宝道情的传统曲(书)目约三十多篇(部),内容以“八仙”传说为主,群众中有“裱糊匠离不了浆子,唱道情离不了湘子(即韩湘子)”之说。如《湘子传》、《三度林英》、《韩愈训子》、《算卦》等。此外,还有以二十四孝为内容的曲(书)目,如《郭巨埋儿》、《张廷贵奉母》等,以及一些传奇大书,如《红灯记》、《三世阴》、《八差诗》等。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png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