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小鼓弦、英哥溜子、瞎子(汉)腔。流行于豫东周口、太康、商丘、睢县、开封、兰考,豫北濮阳、清丰、内黄、南乐、长垣等地,社旗、许昌亦有少数人演唱。艺人尊奉道教龙门派邱长春为祖师。
莺歌柳的形成,一说产生于山东曹县和河南的清丰、濮阳一带,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用八角鼓、小饶、三弦伴奏。也有人认为鸳歌柳与腿板书、三弦书可能是同源异流。还有人认为是由柳子腔演变而来。
据濮阳县户部寨莺歌柳老艺人程秀生(1897-1980)生前口述,其师父程作舟生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死于1916年。其师爷程梦卜则是熹庆年间艺人,均是从小习唱莺歌柳,并在濮阳一带享名。同治年间,山东遭灾,不少莺歌柳艺人流入濮阳、清丰、长垣一带行艺,使两地艺人得到了广泛交流。
莺歌柳以小鼓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因而,在周口一带又叫小鼓弦。墓本唱腔有〔平板腔〕、〔节子韵〕、〔垛子板〕、〔四句腔〕、〔平调〕、〔越调〕等。早期还有〔山坡羊〕等曲牌。在唱〔节子韵〕时,常伴以“哼哼哎哎”的花腔。演唱曲目多是公子投亲一类的爱情故事。初期多系小段儿,如《拉荆笆》、《双拜寿》、《三斗米》、《林翠翻车》、《煎年糕》、《萝卜顶》、《兔子拐当票》、《李兴贵打花》、《夫妻吵年》、《梁山伯与祝英台》、《王麻休妻》等,后发展了一些中长篇书,如《唐王探病》、《雷公子投亲》、《血罗衫》、《蜜蜂计》、《烟粉记》等。
清末民初,莺歌柳在豫北、豫东都较盛行。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丰、南乐以鲁定华为首的一批艺人曾在安阳市场后演唱。濮阳瓦岗村的王九成,清丰店上村的张狗(小名狗食儿)也较有名。濮阳县程作舟的门徒顾俊卿、程秀生、孟春德(曾与程作舟伴奏)常演唱于县东柳屯、户部寨、清河头、文留等乡镇。同时,还有该县杨干城村的杨贵京等。睢县的赵明祥、徐振东、曹连兴、杨至清等常在本县曹庆集一带演唱。太康县郭楼村的岳元峰及获庄村的董明德师徒既唱道情,又唱莺歌柳,董还在城内余家院演唱多年,并授女徒宿理平、卢至宣、王理真等。此外,该县的张留、岳至法、岳至和、岳至方、杨理邦和考城(今属兰考县)盆窑村的王景合,内黄县的李明亮、傅之太、张元发以及社旗县的傅志亭等,均在当地有一定影响。
莺歌柳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为自弹自唱的单档,即一人怀抱三弦、蹬腿板坐唱,无大的表演动作,多系盲人,也叫“瞎子腔”。另一种为一弹一唱的双档,即一人执小钹(单钹)或八角鼓击节站唱,一人弹三弦蹬腿板(后改为脚梆)伴奏,演唱者与伴奏者随时和腔“说二话”(擂科打浑)。
民国二十年(1931)左右,河南各地莺歌柳艺人陆续改唱河南坠子。程秀生虽已学会了拉坠琴,但因不习惯单独行艺,便请来他的老搭档程书安弹着三弦为其托腔伴奏,他则用坠琴自拉自唱。对这种形式程秀生自称为“文明干梆”。此时期,清丰的李敬安,商丘的赵文学仍在坚持莺歌柳的演唱。民国二十七年(1938)后,除清丰的乔五进、李元常、二寸皮(绰号)、尚金宽、李永安和南乐的孟宪廷等少数艺人仍在演唱莺歌柳外,其他地方的莺歌柳演唱活动已很少见。
1957年,在河南省曲艺、木偶、皮影会演中,安阳专区代表队菅不景演唱的鸳歌柳传统曲目《纺花车走姥娘家》获演出奖。1970年,清丰县成立说唱团,设有莺歌柳这一曲种,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1985年,青年演员高东、姚明俊(女)、孟翠淑(女)演唱的莺歌柳现代曲目《双回门》,在濮阳市曲艺调演中获一等奖。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