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闲

日期:2012-06-10 21:51:41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曲艺志河南卷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俗称“打十不闲”。用一特制木架放置大锣、小锣、大擦、小擦、扁鼓、木鱼等十样乐器。由一人操纵敲打,手脚不闲,故名。流行于开封、原阳、新郑等地。

清光绪十年(1884)。彭德府(今安阳)人赵奎顺在北京演唱十不闲闻名,被招入宫为慈禧祝寿,后任内庭供俸。因其演出必梳一抓髻,故得绰号”抓髻赵”、约于光绪末年,他回到河南开封行艺。厉时三载唯其儿子得其要领,继承了他的艺术,在相国寺经常演出。民国初年无名氏《汴京相国寺的竹枝词三十首》中,有一首云:”某日某园演某班。金红海报贴通圈;河南梆子祥符调,更有三堂十不闲。”说明十不闲当时在开封已相当盛行。‘抓髻赵”的第三代传人外号“十三红”,民国年间在开封地摊设场并常在相国寺西院演唱,名噪一时。演唱时,面前立一十字横长形木竿。上悬钹、铙、鼓、锣等十样乐器。以绳分系两手两足,手脚并用演奏乐器。在轻重缓急的打击乐中演唱。唱腔近似道情、快书和略带凤阳花鼓的腔调。所唱多系中长篇的曲(书)目。如《杨家将》、《岳飞传》、《陈三两爬堂》等。

“十三红”在开封演出期间。山东大鼓、河南坠子的女艺人已经兴起。民国二十年(1931)后,开封的十不闲便逐渐衰落。

民国二十四年(1935)。获嘉县北吴村赵合山逃荒至原武县(今原阳县)桥北盐店庄。以他为主又兴起一种十不闲。当时,盐店庄是原武、阳武、武陈三县的大集镇,市场繁荣,客商云集。盐店庄几家富户为招徕生意,扩大商业影响,便出资在镇上兴起“故事会”(即各种娱乐形式的聚会),逢年过节便请赵合山等人在故事会中玩唱十不闲。这种十人闲由十人组成,一人扮丑旦,一人扮相公。五名扮闺门旦,一至两名操弦乐或笛子,一人跑场,演唱时穿戏装,勾画戏曲脸谱,全为男性。演出时,丑旦指挥全场,故又称“老总”。他两耳挂红炮,站在一个特制的木架子后。上悬大锣、小锣,钹、扁鼓、梆子、木鱼等打击乐器,左右摆着身腰。左手打擦及木鱼,右手敲扁鼓、大锣、小锣。所唱曲目皆由他来提示。六名表演者按他的指挥载歌载舞,有时他还和表演者插科打浑,一问一答,二唱众应,滑稽诙谐,情趣盎然。这种十不闲说唱相间,唱腔音乐结构为曲牌体。主要曲牌有:[打十不闲老调〕、[游丝调〕(即扭丝)、[叠落]、「太平年〕、[卫调]、〔上河调〕等,所演曲目多为反映男女情爱、家常里短的生活故事。但也有打情骂俏的应时小曲和宣扬封建伦理的曲目。如《王大妈探病》 、《 大探病》 、《 小探病》、《桂花担水》、《 十二月坐监》、《采茶》、《小放牛》、《卖樱桃》、《小寡妇上坟》、《张生戏莺莺》等。主要艺人有殷振国、平少庸、孙永、李老寨、刘成、李秋来、苏少连等。他们常在盐店庄附近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河南大片地域,原武、阳武一带战祸额繁,“故事会”取消,这种十不闲也随之停止活动,因而失传。目前尚有老艺人殷振国、平少庸健在,但已不再演唱。

此外,新郑县还流传一种十不闲,又称“坐打曲剧”。由三人组成一班,演唱时一人居中而坐,拉曲胡,右脚系绳击打木架上的锣、钹并主唱。一人操坠琴伴奏,另一人击打梆子与主唱者配合演唱或对白。其唱腔多用河南曲剧中的曲牌,如〔阳调〕、〔诗箱〕、〔书韵〕等。常在一些村镇设场演出。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