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胡书

日期:2012-07-04 21:55:40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曲艺志河南卷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名为“迷胡”(即板胡)而得名。也有取其曲调优美,使人听后迷迷糊糊之意。又因猕猴戏和迷胡书的音乐唱腔极近,也曾以“猕猴书”为名。民国二十九年(1940)前后,陕州教育界称它为“陕灵曲”,1950年后,报刊上有用“眉户”(郿鹕)二字的。其表演形式有两种:一为迷胡戏,一为迷胡书。所以,人们也将后者称为“地摊子”、“念曲子”,或“迷胡坐唱”、“迷胡曲子”等。主要流行于豫西陕县、灵宝及陕西、山西等省。据灵宝县焦村李安印(1906-)讲,他小时听上辈人说,迷胡戏在未上舞台前,都是民间爱好者围在一起哼唱一些民间小曲,有三弦、月琴伴奏,和说书的形式一样,清末,迷胡书已在陕县、灵宝等地盛行。特别是逢年过节,人们常聚在一起自唱自娱,无论是乡绅或农民,会唱者都可参加。人们称这种形式为自乐班。自乐班人员不固定,少则三、五人,多则八、九人。演唱时,围桌而坐,有持弦管乐器的,如板胡、三弦、月琴、笛子等,有击打锣、鼓、镲、梆子的,按书中人物分角色,边奏边唱,很少表演动作。此外,还有一些半职业的“社火班”,常在节日庙会上,边踩高跷边用迷胡书的曲调摘唱一些戏曲唱段。同时,还有一些专业班社进行营业性演出。他们不仅坐唱迷胡书,有时也登高台演出迷胡戏。但自乐班一般不登高台,也不做营业演出,活动费用都由组织人自筹。清末民初,陕县原店、大营、会兴镇、高村及灵宝县城、坡头等地都有不少“迷胡曲子窝”(演唱活动的集中地或班社),他们常在集市、祠堂、镇公所演唱。曲目有《四进士》、《罗成算卦》、《二度梅》、《张连卖布》等。

迷胡书的音乐结构为曲牌联缀体,有以【月调】起头,【月尾】收场,中间穿插【背工】、【五更鸟】、【金钱】、【落背】等曲牌的常用套曲;还有【月调】起、【背工】落和【背工】起、【月调】落的联缀方式。并有大调(大牌子)、小调(小牌子)之分,但能唱大牌子者较少。迷胡书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有大三弦、板胡、笛子三大件;武场中有四片瓦、碰铃(水水)、三柴板、梆子等。

民国以后,灵宝县的王随启、韩胜荣、来西、八八、李尚武,陕县的张紫寰、杨俊山、张前固、张德元、程广德、马金水等一批艺人享名豫西。特别是张紫寰,其父即是迷胡书爱好者,清光绪年间曾组织自乐班。张紫寰接领书班后,更是闻名遐迩,人员发展到二十多人,常在陕县一带演唱。

迷胡书艺人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每年三月三都要到陕西华山朝拜、赛书。陕西华阴、华县艺人也经常来陕县、灵宝交流技艺,聚会玩唱。两地艺人互相搭班演唱,逐渐统一了演唱风格。因在华山之东,便你为“东路迷胡”。

抗日战争期间,陕县的迷胡书艺人和各学校师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编唱新词,号召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斗。如当时陕县张汴学校,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陕县县委书记蔡迈轮领导下,团结师生组成文艺宣传队,用迷胡曲子《十二月花》等填写抗战新词,鼓舞人民牛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县会兴、原店的迷胡书艺人在陕县文化馆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宣传婚姻法、抗美援朝、互助合作等运动,编写、移植、演出了一批新曲目。如《包办婚姻》、《王贵与李香香》等。195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录制播放了原店乡蔡西文等人演唱的《罗汉钱》。这一时期乐队有所改进,文场中加入了二胡、琵琶、扬琴等,武场则借鉴了戏曲的鼓板、锣、镲和小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陕县文化馆组织专人挖掘、搜集、抄录迷胡书传统曲目三十余个。如《亲家母打架》、《打经堂》、《游花园》等。七十年代,县文化馆李树滋创作,张福忠、金满贵作曲的《人老心红》在表演上进行了改革,用二人表演唱的形式演出,轰动一时,全县二百多个大队的文艺宣传队争相学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农村生产贵任制的落实,宣传队的解散,专业迷胡书艺人逐渐减少。农闲时,偶尔有迷胡书爱好者相约玩唱。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