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谈“说书” 乡村岁月说书人——吕武成 乡村岁月说书人李健/文“说书”,又称“河洛大鼓”是黄河两岸民间一种以说唱为主的传统曲艺。七十年代,说书最受庄稼人的欢迎。农闲冬日或夏夜,说书艺人借一桌一椅,左手持两块半月形“鸳鸯板”,右手敲击颤悠悠的三腿捆绑架 2024-03-27 23:29:5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转载]相声表演技巧(二) "> 原文地址:相声表演技巧(二)作者:洋洋的快乐生活相声表演技巧(二)作者:杨振华 第三章 怎样排练相声 要想把一段相声排练好,首先是熟悉段子,直到能背熟为止。这也和其他剧种一样,叫做"背台词"阶段。 相声,主要靠语言来表演,因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转载]相声表演技巧(一) "> 原文地址:相声表演技巧(一)作者:洋洋的快乐生活相声表演技巧(一)作者:杨振华 第一章 怎样做一名相声演员 粉碎"四人帮"后,相声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无论专业队伍,还是业余队伍,都不断的扩大。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转载]相声表演艺术十要 "> 原文地址:相声表演艺术十要作者:洋洋的快乐生活相声表演艺术十要作者:孙玉奎、回婉华 一要知词意 相声演员在学说一段相声之前,要知道这段相声作品的意义。要知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主题思想就是作者通过作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转载]相声中安排包袱的十种方法 "> 原文地址:相声中安排包袱的十种方法作者:洋洋的快乐生活在相声中安排“包袱”,要善于借鉴传统技巧,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需要。组成“包袱”的手法很多,最主要的有重复、否定、反常、错觉、双关、夸张、打岔、曲解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论捧逗---谈相声捧哏的作用 "> 论捧逗---谈相声捧哏的作用传统相声《论捧逗》讽刺了一个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演员。甲一上场就自吹自擂,把乙的作用说成可有可无,结果,乙故意晒台,弄得甲十分尴尬。这个节目形像地说明了对口相声中甲乙二人密切合作的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太平歌词 "> 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是一种从属于相声艺术的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其曲调是从莲花落演变成的,流行于北京城区、郊区。20世纪20年代就有艺人在露天(明地)演唱,它一直被作为相声的基本功,也是相声艺人招揽观众的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中国相声阉割史:官权力清洗80年代批判风骨 "> 中国相声阉割史:官权力清洗80年代批判风骨2011年04月02日10:48财新网-中国改革云也退[导读]威权政治是戕害相声的罪魁,它毁掉了相声来之不易的青春。在从1989年到1992年这一段文艺“治理整顿”过后,原先电台、电视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转载]论“侯派”相声(下) "> 原文地址:论“侯派”相声(下)作者:哈哈曲艺社三、惟妙惟肖神形兼备演员有相声“以说为主,以学当先”的说法。“学”不仅是相声表现生活的重要手段,也反映着相声和“口技”的渊源联系,以及其形成过程的历史轨迹。按照演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转载]论“侯派”相声(上) "> 原文地址:论“侯派”相声(上)作者:哈哈曲艺社作者:薛宝琨在此以前,我们对侯宝林的艺术经历和他创作、改编、整理作品的情况,已经作了简略勾勒。我们只想以此为出发点,来论述侯宝林相声的风格特征。“风格即人”,这当然应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曲艺行话选辑 ">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艺人的肚儿,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相声界的行规行道 ">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行道行规,诞生于清末的相声艺术行当也不例外,早期的相声是以“搁地”卖艺的演出形式出现,江湖术语谓之:“疃春”的,与“金”、“汗”、“彩”、“挂”、“平”、“调”、“柳”等并称为“老合”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曲艺形式之“十不闲莲花落” "> “莲花落”的表演形式起源于唐五代的“散花乐”。莲花落曲牌原是当时寺庙僧侣们咏经时所唱的一种曲调,由于僧侣们出寺募化时也唱此调,于是传入民间,流浪的乞丐们亦学唱此调行乞,莲花落的演唱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曲艺形式之“河南坠子” "> 河南坠子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形式。从清代末叶开始,两个曲种的艺人逐渐合流,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特别是莺歌柳的伴奏乐器小鼓三弦被改制成坠胡以后,改弹拨乐器为弓弦乐器,伴奏旋律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研究 口齿训练:喷、弹、啃、吐、磨 "> 口齿训练: 喷、弹、啃、吐、磨,唇、齿、腮、喉、舌,五位相结合,功夫天天练,喷、弹、啃、吐、磨。喷:(唇)A 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 盆平饼饼平盆。 B 八百标兵奔北坡, 北坡炮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弹:(舌)A 2013-12-31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大脑袋》文本(刘宝瑞述 殷文硕整理) 我跟他讲:人只要爱学习,遇事多思考,慢慢锻炼就聪明了不在脑袋个儿大小。脑袋个儿大管什么用啊?过去有这么一家子,脑袋倒是个儿大,可比准都糊涂,他是这……我说:你干脆上前台听去吧!不然我连这场也误了。 2013-12-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大娶亲》文本(郭启儒述) 甲:吹鼓手照样儿吹打了一个[荷叶开门],门分左右,大门一开,把轿子抬进去,新人下轿贵人搀,铺红毡,倒红毡,脚不沾尘,迈马鞍子,上头有一苹果。 【长城曲艺网编辑整理】 甲:咱哥儿俩老没见啦! 乙:可不是嘛 2013-12-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大上寿》文本(常宝堃 常连安演出稿) 甲:“听一言来气死咱,儿媳妇说话实在太野蛮,不说孩子反说我不对,摔碎了我的烟嘴儿,我拿什么抽烟哪!” 【长城曲艺网编辑整理】 甲:您是常先生? 乙:是我。 甲:咱们老没见了。 乙:可不是嘛 2013-12-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大审诓供》文本(大审诓供相) 【长城曲艺网编辑整理】 甲:本人不当差,当差不自在,刮风也得去,下雨也得来。嘿!最近本地出了一件杀人案,老爷限我三天之内将凶犯拿到,眼看着三天期满了,连一点线索还没有,这这便如何是好?哎!有了,我如此这般,准能交上差。正是:只 2013-12-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大戏魔》文本(康立本整理) 甲:庄南有一片《黑松林》,《野猪林》。林内有《五元哭坟》,《打侄上坟》,《小上坟》。庄北有一道《黄泥岗》,当中有《断密涧》,《卧虎沟》,《塔子沟》,还有一片《打瓜园》,常见《小放牛》,《贩马记》来往不断,四面八方,还有几个村 2013-12-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大杂烩》文本(焦德海、刘德智唱片记录本) 甲:(唱)天地元白宇宙昏,乙:(唱)八月十五就打春。甲:哎,不对。乙:怎么不对?甲: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怎么会打春呢?乙:你准是不懂诗书,不晓得历史故事。 【长城曲艺网编辑整理】 甲:这回相声是对口说呀? 2013-12-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单口相声《当行论》文本(刘宝瑞述 殷文硕整理) 这位买鞋的出了门儿,明儿?后儿也不来啦,卖鞋的一家挨一家,上哪儿买不行啊!这就叫把主顾放跑啦,不会做买卖。会做买卖的呢?得会说呀。您买鞋,不怕您褒贬,常言说“褒贬的是买主”,您褒贬,也绝跑不出这八样儿来。哪八样 2013-12-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当行论》文本(郭全宝述) 甲 让人的买卖有两三种哪,比如估衣铺,只要你往门口一站,他就往屋里让你:“买什么里边瞧,买什么衣服都便宜啊?”饭馆儿也让人啊:“吃什么?里边请,喝酒有酒,爆肚、大烧饼!” 【长城曲艺网编辑整理】 2013-12-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经典相声 相声《倒扎门儿》文本(郭启儒述) 甲 说我的你不信哪?我给你个证明,你拿我一个名片儿,到劝业场找他们经理,你说我要点儿什么东西,你看人家立刻……乙 就给我拿?甲 就把你轰出来了! 【长城曲艺网编辑整理】 甲 先生,您是哪儿的 2013-12-27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