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色雨
在自己童年的时候,农村还没有普及电视机,乡亲们的文化项目相对匮乏,因此村里一旦来了民间杂耍和表演艺人,都能吸引全村的乡亲,形成热闹非常的动情场面。
在这些艺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被称为“混子”的河洛大鼓表演艺人。
河洛大鼓是当地比较喜闻乐见的曲艺表演形式,“混子”通过艰苦的努力和锻炼,把这种艺术应用的出神入化。令人叫绝的是他一人能操作三、四件器乐,集说、唱、弹、拉、击打于一身,且不说他书说的如何,就一通欢快的“开场”乐,就足以让人如痴如醉了。
那时节,每当听到他的“大鼓”响,你瞧吧,全村的乡亲都慌了神:小孩子们饭也顾不上吃,早早的跑到村中心那棵皂角树下,傻乎乎地看着“混子”演奏。大人们匆匆的吃过饭,搬上凳子,搀着老人,媳妇们出得门来,扯着嗓子呼唤左邻右舍,然后说笑着三三两两的向着演出地点汇集。
等人来得差不多了,“混子”把“醒木”一拍,先说上一两个有趣的小段以吸引人。
记忆较深的有这么几个小段,其一是说有个人叫“郭权”(锅圈)的,他上不尊老,下不爱小,只爱自己的小“娥娇”。有一次郭权到集上卖“笊篱”,两位老人让他梢个草帽和梳子,得到了他的训斥,而媳妇让他捎些果子(点心),他却满口答应。“笊篱”卖完后,他给妻子买了“果子”,回转路过亲戚家,觉得不顺便看一下不过意,但他知道亲戚家有几个孩子,于是他就把“果子”藏了起来,空着手就去亲戚家了。但他的行动正好被几个孩子看到了,孩子们就把他的“果子”拆开分吃了,然后装上路上冰冻的猪羊粪便原封包好。后来,“郭权”和妻子在黑夜里偷吃这些“果子”。故事情节生动、幽默,逗得大伙哄堂大笑。
第二个小段说的是三个女婿为岳父祝寿的故事:大女婿是个文官,二女婿是个武将,只有老三女婿是个庄稼汉。为了耍笑老三女婿,在庆寿宴会上,有人提议三个女婿每人以天上,地上、桌上、楼上为句首各做一首诗,并且最后做出来的必须能压制住前两首,哪个做不出来就罚酒。大女婿作的是“天上飞的是凤凰,地上跑的是绵羊,桌上放的是文章,楼上住的是姑娘”。二女婿作的是“天上飞的是斑鸠,地上跑的是黄牛,桌上放的是‘春秋’,楼上住的是丫头”。而三女婿并不示弱,他作的是:天上飞的是标枪、地上跑的是饿狼、桌上放的是碳火,楼上住的是和尚。众人听了大惊,要他进行解释,三女婿说:天上飞的是标枪,戳死你那斑鸠和凤凰;地上跑的是饿狼,吃掉你那黄牛和绵羊;桌上放的是碳火,烧掉你那“春秋”和文章;楼上住的是和尚,背跑你那丫头和姑娘。乡亲们又是一阵大笑。
像这样幽默的民间段子真是太多了,加上“混子”的特殊渲染,早把人的心勾的死死的……
小段过后,就入正题了,听过他讲的《呼延庆打擂》、《包青天》和《杨家将》等许多长篇故事。每天晚上,微弱的灯光下,“混子”戴着一副墨色眼镜,说一段、白一段,把听众的心都深深的带入了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下面黑压压的人群里时而哄堂大笑,时而哑雀无声。说到动情处时,分明可以看到乡亲们的眼泪在飞。
每每到了最关键处,他忽然唱到“红枫传、传红枫、一夜两夜转不清,乡亲们咱就这吧,明天不走就能说清。”这时人们才晓得,时间不早了。但大家都急于知道主人公的命运到底怎样,因此都不愿走,吵嚷着再说一段。混子拗不过,只好继续,如此反复到月色西沉,大家才不得不散了。但这样一直说了一个星期,故事还是没有结果,我想,这就是人们之所以人们叫他“混子”的原因吧。但我心里非常清楚,他的收获纯粹是通过辛苦的劳动换来的,一点也没有白吃的意思。
从“混子”等老一辈的乡村艺人身上,我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他的艺术形式是单调的,虽然再也无法如此近距离的欣赏到这些“瑰宝”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一招一式却深深的扎根在了我的心里,无论何时回想起来,都是透骨的美好。同时,这也时时在提醒自己,只有老老实实的练好基本功,只有密切联系群众,自己的作品才能够源源不断,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呀。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