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的河洛文化传承人

日期:2011-11-09 22:18:54 作者: 信息来源: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记著名河洛大鼓老艺人丁根


  地方名艺人
    上世纪初到九十年代以前,在广大农村,白天在田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到了晚上搬上个小马扎儿,坐到村里最中心的地方或别人的家里,与四乡八邻围在一起听上几段大鼓书,可算是生活中最快乐的享受了!在当时登封县区域及周边,提起丁根老人的河洛大鼓,可谓家喻户晓,一直为老百姓们所津津乐道。0 m/ h# x% ^" z# @# z
    那时的群众文化娱乐很少,但只要一提起河洛大鼓,大家都知道丁根戏路广,大腔大口,声如洪钟,演男像男、演女像女,尤其是他的《金钱记》、《包公案》、《刘公案》、《双锁柜》、《呼延庆打擂》等曲目,以清晰的道白和夸张的表演,更是把人世间的真善美弘扬得淋漓尽致,把假恶丑鞭挞得入木三分。
痴迷学艺人( Q5 ]0 q  x2 ]) o! f
    丁根老人年幼时由于眼疾没有得到很好医治,导致右眼失明。身体上的缺陷反而使他养成了他执著、坚韧的性格。15岁那年,出于爱好,他投于河洛大鼓第一代传人任华门下,从此踏上了漫长而又艰苦的学艺道路。由于丁根老人只上过半年学,好多字都不认识,学艺时只能靠师父一句一句地教、他一句一句地记。
    但丁根老人的记忆力惊人,一部《呼延庆打擂》180多场,常人说唱每天2场得用3个月的时间才能说完。可他自开始公开表演这一曲目时,就行云流水、潇洒流畅,从未出现过忘词、冷场、卡壳儿的事情。与弟子郝总善联手在外表演时,还曾经创造过连续半年从未表演重复曲目的记录!
    谈到丁根老人学艺时的情形,他的嫡亲弟弟丁现说,他当时简直就是迷到上面了。记得有一年秋天,家里让他赶驴往地里驮两筐粪,他一边走一边背着唱词,还一边打着鼓点。等到他从地里回来后,家里人才发现:两筐粪依旧在毛驴身上驮着! 8 h% F9 l! E& Q; B8 m3 S- a/ _0 ?# b
孜孜传承者  O( U$ d& A) U) f* s# _
    丁根老人头戴黑丝绒礼帽、身穿酱黑色长袍,看上去精神矍铄。但谈到河洛大鼓的现状时,丁根老人却感慨颇多:现在表演河洛大鼓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多老艺人年纪大了,已不能再从事表演了,但对这种不能换来钞票的艺术绝大多数年轻人又不不感兴趣,所以新的传承人就不好找 “不讲西来不讲东,咱表一表子牙姜太公。好一个子牙姜太公,他渭水河钓鱼等运行。姜子牙渭水把鱼钓,周文王西岐梦飞熊。……”唐庄乡垌上村现年80岁的丁根老人一曲传统河洛大鼓《文王拉纤》,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坠胡流畅、韵味十足,立即勾起了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的兴趣。围观的人们听得如痴如醉,好大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遂报以热烈的掌声。2 x: H, k5 X, k, N* `
    丁根,男,1930年生于唐庄乡垌上村。15岁拜河洛大鼓第一代传人任华为师学习河洛大鼓表演艺术,至今已从艺65年。65年间,他一直痴迷于河洛大鼓的学习和传承,真可说得上是“万般皆可离,唯有说书高”了。. O  T1 |& {. c3 w2 n+ K
,可以说是“青黄不接”呀!/ w  l, v: a0 n' v( }& s
    “这一门宝贵的传统艺术可不能就此断档了。”丁根老人一直在苦苦寻找着传人,一直到上世纪末,他遇到了郝总善。更有幸的是郝总善能拉坠胡,刚好弥补了丁根只能说唱不能拉胡的不足。至此,师徒俩一唱一拉、配合默契,使这个濒临失传的河洛大鼓在我市及周边县(市)得到了广泛传播。' r( V* ~4 N4 g! G7 J) X
    现年已经60岁的郝总善告诉记者,河洛大鼓自上世纪初兴起于偃师,渐成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到上世纪60年代初达到鼎盛。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各种各样娱乐形式的冲击,渐入低谷。特别是近些年由于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影响,河洛大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如何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是师徒二人目前最关心的事。
    临走时,丁根师徒二人再次舞槌拉琴为记者送行:“一女贤良属孟姜,杨二郎担山赶太阳。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听着这苍劲、雄浑且悠扬、悦耳的河洛大鼓,记者不仅感叹:好一对痴迷的文化传承人!他们都已年老,现在极需要的就是有人来继承他们的艺术,把这门已经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精华传承下去!衷心祝愿他们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png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