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书韵入梦来(之三)
陈旭照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鲜艳的河洛大鼓之花绽放后,便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并很快以偃师为中心向四周蔓延开来,进巩县,入孟津,上登封,下新安。。。。。。仿佛一夜间,河洛遍开大鼓花,城乡尽是唱书声。
鼓花遍地书声琅
在偃师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这样一个名词,“三皇社”。“三皇”即天皇,人皇,地皇。“三皇社”是旧时偃师一带鼓书艺人协会性质的组织,
三皇社有摆社亮书的的传统,就像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宝丰县马街书会,在每年某一个固定的时间里,说大鼓书的艺人们在指定的地点聚会,说书亮艺,相切相磋,暗比高低。三皇社摆社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时间为三天,其召集人即社头由大家公推的得高望重,水平高,资历深的艺人担任。
1920年至1926年,三皇社共在偃师摆社6次,第一任社头高廷章,第二任社头段炎,第三任社头胡南方,第四任社头李富德,第五任社头吕禄,第六任社头张天倍,都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偃师曲艺志载,三皇社刚成立时,高廷章首任社头,在自己的家乡府店乡高村摆社。当年农历九月初九,四方艺人云集高村。铳声一响,书声即起。鼓声铿锵,琴声曼妙,钢板声动人心旌,说书声让人忘乎所以。三天时间里,整个高村被一片热闹和欢腾的气氛笼罩,听说书的乡亲从四邻八乡成群结队而至。书场万头攒动,摩肩擦踵,据传,曾有大树被挤折一棵。窥一斑而知全豹,你可以想象历届三皇社摆社时的热闹,也可以想象河洛大鼓在当时的风靡和风行。
从1920年至1940年的20年间,河络大鼓处在一个从绽放到盛开的花季。当时,许多以前从事别种曲艺表演的改唱河洛大鼓,新手拜师学艺首选河洛大鼓,可以想象,从四方云集到偃师拜师学艺的人是怎样的络绎不绝。在第一代鼓书艺人的倾囊相授下,一颗颗河洛大鼓的新芽顶土而出,茁壮成长,偃师本地的不说,外地有巩县的叶刺猬、陈有功,孟津的张五、朱金良,宜阳的冯光照,嵩县的朱新芳,伊川的李逢春,新安的李改铭,洛阳的肖金德。。。。。这些人回到各自的家乡甚至远走他乡后,一边表演一边完善和发展,一边教授新的弟子。于是乎,一个又一个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的鼓书艺人行走河洛的城市乡间,栉风沐雨,经风历雪,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对鼓书锥入心底的热爱刺激着整个社会的单调与寂寞。
1940年至1949年,由于社会动乱,河洛大鼓活动处于低潮。
平地一声雷,洛阳得解放。在新社会的杨柳春风中,渐次枯萎的河洛大鼓重新恢复了生命力,花开烂漫。鼓书艺人们带着新生的喜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火热的新生活中。国家和政府对曲艺的重视也前所未有,各地纷纷成立专业演出队伍,吸收老艺人,培养新艺人,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旧书目被去糟存精,一大批紧跟时代潮流的新书目脱稿而出,鼓声书韵再次弥漫河洛大地,许多唱大鼓书的艺人都成了所在团队的专业甚至骨干演员,更有他们中的佼佼者代表洛阳去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会演并获赞获奖。
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初,光偃师一个县的鼓书艺人就达到了80多个,而这80多个人中,邙岭乡东蔡庄一个村就占了四分之一。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原来叫法混乱的大鼓书有了统一正规的名字“河洛大鼓”。关于河洛大鼓的命名,有说是1951年周总理定的,有说是1952年在中南区戏曲汇演中《说说唱唱》的主编王亚平定的,更有一种在洛阳曲艺界比较被认同的说法是洛阳人自己定的。就此我们采访了原洛阳市文联秘书李冷文和原洛阳市文联戏剧部长李振山。
李冷文老人回忆,约在1952年参加中南区文艺会演前,河洛大鼓第二代杰出艺人张天倍被调到洛阳市文联练习,为参加会演做准备。有一段时间,他吃住都在文联,白天到书场说书,晚上喝罢汤没事的时候,就和他,还有文联的戏剧部长李振山坐在一起闲喷,喷的一个主要话题就是大鼓书的命名,因为当时其他地方即将参加会演的节目都有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名字,独独洛阳的大鼓书,名字混乱且俗,不能彰显洛阳的地方特色。一天,三人在讨论中,将其名字定成了“河洛大鼓”。
李振山则很干脆,“河洛大鼓的名字就是人家冷文定的。”老人讲了生动一幕,三人讨论到最后,李冷文问张天倍“你这叫河洛大鼓咋样?“张天倍桌子一拍,“中呀!中呀!”再去书场说书,他兴致更高,开场白就是“我这玩意过去叫‘说书’,不好听,现在洛阳市文联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河洛大鼓’,我高兴,今天不收钱,宣传来了。”
河洛大鼓在蓬勃中发展,渐次而起的各种运动也在河洛大地横扫席卷,直至最后文革的寒流滚滚而来,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河洛大鼓的演出也从未中断,城市乡村仍不时有悦耳的鼓声和琴音响起,只不过,表演的艺人比以前少了,表演的曲目没以前多了,表演的环境比差了,关于表演的条条框框多了。
文革结束,改革开始,春风又拂杨柳岸,河洛大鼓再出江湖,本想雄风重振,怎料事于愿违。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带动了人们精神追求的丰富多彩和永不满足,从最初的录音机、电视、电影到后来的DVD,电脑,MP3,种种更方便更快捷更让人舒服的现代化娱乐休闲方式让人们有了更大的满足和陶醉,既然有车,何必骑驴?荆钗布裙的河洛大鼓逐渐淡出人们的选择,远离人们的视野。无论人们怎样的努力,艳丽之花开始枯萎,凋谢,乃至灰飞烟灭。
(稿件来源:洛阳新闻网-记者在线-陈旭照的主页)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